为推进河南省优质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升金银花安全高效生产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近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南阳市科学院、邓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协办的河南“优特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金银花安全高效生产及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观摩会在淅川县召开。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淅川县、邓州市)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种植户齐聚“医圣故里”,共谋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议聚焦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金银花安全高效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讨与示范。与会专家通过田间观摩、技术交流等形式,展示了河南省在金银花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淅川县充分发挥“天然药库”的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通过“科技+产业+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金银花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此次会议为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自古就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南阳市科学院副院长张彩虹表示:“近年来,通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南阳市科学院与企业合作,淅川县的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三万多亩,产量和效益均显著提升。这一特色产业不仅守护了‘一渠清水向北京’的生态承诺,更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河南“优特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负责人梁慧珍的带领下,河南“优特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的绿色种植技术实施成效显著。其中,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研究员余永亮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高素霞分别承担了金银花安全高效生产与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这两个专题任务。作为任务负责人,余永亮在汇报项目实施情况时表示,未来将以“优特计划”为抓手,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为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河南方案”。
高素霞在现场汇报项目实施情况时表示,采用宽行密植的种植模式,可以实现小型机械化作业,避免了除草剂的使用、提高了土壤透气性,有效改善了金银花死棵的问题。同时,通过加强蚜虫监测,可以提前预防病虫害,并在基地安装杀虫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菌剂来缓解土壤板结状况。
淅川县福森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岐分享了“科研单位+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技术帮扶与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为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会后,参会人员前往淅川县金银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观摩。专家现场讲解了水肥管理、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种植户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为提升生产效益、实现绿色种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次会议聚焦金银花产业前沿动态与发展机遇,展示交流了金银花安全高效种植、绿色生态防控等关键实用技术;搭建了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动了先进技术成果落地生根,标志着河南省金银花产业迈入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新阶段,也为中药材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太焱 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