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新建 文/图
农机手在加装秧苗
夏日的南召县四棵树乡瓦渣岭村水田里,农机手沉稳地驾驶着插秧机,在波光粼粼的田垄间徐徐前行,所过之处,一簇簇嫩绿的秧苗如同接受精准号令的队列,齐刷刷地扎入泥土,深浅一致,行株距规范。短短几分钟,原本空旷的水田便披上了一层生机勃勃的“绿装”,引得围观村民连连赞叹。
水稻机械化插秧演示会现场
这是6月10日,南召县惠农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农达”)举办的水稻机械化插秧演示会现场,生动展现了科技为传统农业注入的澎湃动能。
从农资经营到综合服务 初心不改的升级之路
惠农达飞防服务中心
惠农达的成长史,恰是供销合作社系统深耕乡土、践行服务“三农”使命的生动实践。从一家传统农资经营企业起步,惠农达在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坚定支持下,锐意进取,不断拓展服务边界,逐步构建起集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农技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智能综合服务体。
走进惠农达,其综合性服务能力在空间布局上便一目了然:农机服务中心、飞防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科学配肥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现代化生产车间、大型原料及成品仓库,共同构成一个功能完备的“三农”服务矩阵。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整合,更是服务理念与服务能力的全面升级,从“卖产品”到“送服务”、从“单点支援”到“全链赋能”,彰显着其扎根基层、服务农业、心系农民的永恒初心。
科技翅膀助力现代农业 飞防与机械化引领变革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全国各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到惠农达开展现场教学实践
植保无人机“编织”科技防护网。在惠农达飞防服务中心,先进的植保无人机是其服务硬实力的象征。惠农达深度整合财政项目资金、专业技术资源与覆盖全县的基层服务网络,打造高效“一站式”植保服务。今年,惠农达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成功争取到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专项防治财政项目,创新构建“财政补贴+供销服务+农户受益”模式。惠农达统筹调度12台大疆无人机和18名持证“飞手”,依据县植保站发布的精准方案,科学规划飞行路线与药剂配比,实现“精准施药、减量控害”,为全县8个乡(镇)共计1.8万亩小麦构筑起坚实的“空中防线”。
破解散户难题,“三统一”服务显实效。针对农村劳动力短缺、散户防治成本高的普遍痛点,惠农达推出“三统一”飞防服务模式:统一采购低毒高效药剂,显著降低农户用药成本;统一实施高标准飞防作业,确保服务无死角、全覆盖;统一进行数据监测,为每块服务田建立翔实的电子植保档案,实现可追溯管理。依托15个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支点作用,联合乡(镇)政府、村“两委”组建“防治调度专班”,并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实现作业进度实时监控。同步开展的5场“田间课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30人次,有效推广“一喷三防”等集成技术。展望未来,惠农达总经理翟金钟信心满满:“今年我们将重点拓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飞防服务,力争全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突破3万亩。”
机械插秧解锁“加速度”。瓦渣岭村的现场演示,将机械化插秧的高效与精准展现得淋漓尽致。“与传统繁重的手工插秧相比,机械化作业效率可提高惊人的20~30倍,极大地缓解了农忙时节‘用工荒’的难题。”翟金钟在现场介绍道,机械化插秧不仅速度快,更因其株行距标准、深浅一致,保障了秧苗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返青快、分蘖早,为最终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召县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强表示,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持续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无人机+物联网+基层网点”的融合创新,全力蹚出一条“供销主导、多方协同、科技兴农”的兴农新路径。
自有品牌深耕沃土“华利丹”“华地利”赢得农户心
河南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领导莅临“华利丹”肥效大蒜应用现场
在产品展示中心,“华利丹”和“华地利”两个惠农达自有农资品牌的产品陈列整齐,无声诉说着公司为农户提供“一站式”优质农资解决方案的实力与决心。
品牌的生命力根植于田间地头的实际效果。种植大户王小军的反馈朴实而有力:“这些年种大蒜、小麦,我一直信赖‘华利丹’。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根据不同土质、不同作物,提供多种型号、不同含量的定制化方案,针对性强。更为难得的是,‘华利丹’肥效释放稳且持续时间长,能管住作物各个关键生长期的营养需求。用了‘华利丹’,蒜头明显增大,增产至少20%以上。此外,施用‘华利丹’缓释掺混肥的小麦也变化明显,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麦穗饱满。”
为深化综合改革,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三农”的实战能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全国各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学员150人,于6月24日对惠农达进行现场教学考察。
全链服务落地生根 花生基地共建与精准培训
惠农达组织农技专家团队深入华雷农场大棚基地开展农技指导
签约共建,探索服务新路径。3月30日,南召县太山庙乡下店村的田间地头迎来了一场意义特殊的签约仪式。惠农达与当地花生种植大户正式签订农业社会化服务花生基地共建协议。这并非一纸简单的合同,而是惠农达通过集中服务和模式创新,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纵深发展的关键一步,旨在以点带面,助力花生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签约现场,惠农达农技专家开展现场指导,详细讲解从整地起垄、科学选种到精准施肥、植保维护及安全用药的全套技术要点。惠农达社会化服务部负责人向合作农户赠送了“贝力建1号”土壤调理剂和花生专用营养液,这份实用的“见面礼”赢得了农户的热烈欢迎。惠农达农技专家还认真听取并记录了农户渴望引进新品种等诉求,承诺将积极筛选推荐适宜良种。
培训赋能,破解机械化瓶颈。惠农达联合县农业农村局,针对花生种植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带来了翔实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程,围绕“选种—整地—播种—管护”全链条,结合本地实际,重点推介宽窄行机械化播种、科学除草及病虫害绿色防控三大关键技术。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针对当地花生机械化收获水平低的现状,惠农达特地将一台花生联合收割机运抵现场,并详细讲解其作业条件(如适宜的垄高、垄距、行距、土壤含水率等)和高效优势——该机器能一次性完成挖掘、输送、清土、摘果、清选、集果等全套工序,极大地提升收获效率。这场融合了理论与实操、聚焦痛点与解决方案的培训,被农户誉为送到心坎上的“及时雨”。
立足当下 谋划未来 打造省级为农服务大平台
惠农达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奖牌
翟金钟心中,早已擘画出惠农达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他透露,惠农达计划在南召县征地100亩,总投资1.5亿元,建设一个功能强大的豫西南供销集团产业园。该产业园规划涵盖农资生产与储备、大型农机具存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机肥生产、快递物流分拨、农产品深加工及电子商务运营等多个核心板块。这一战略布局,旨在将惠农达全力打造成立足本地、辐射豫西南地区的省级综合性供销为农服务平台,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强劲的支撑。
惠农达的努力与成绩获得了国家级权威机构的认可。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组织的“202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评选中,惠农达凭借在农资稳价保供、服务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这一重量级荣誉称号,标志着其正式跻身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保供主力军行列。
荣誉背后,是服务持续下沉的坚实脚步。2月13日,春节的余温尚未散尽,翟金钟便亲自带领农技专家团队奔赴南河店镇韦湾村华雷大棚种植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在大棚边开讲。专家们不仅系统讲授大棚作物栽培、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更走进闷热的大棚深处,仔细查看作物长势,耐心倾听种植户的困扰。面对大棚负责人提出的作物烂根、叶片干枯等棘手难题,专家们现场“把脉问诊”,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将课堂设在田间、将对策送到手边的服务模式,再次深深赢得了农户的信任与赞誉。
从精准的无人机飞防到高效的机械化插秧,从赢得口碑的自有农资品牌到深入田间地头的全链条技术服务,从共建示范基地到擘画省级产业园蓝图,惠农达正以科技为犁、以服务为铧,深耕于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翟金钟带领的惠农达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在供销合作社主导、多方协同、科技赋能的兴农新路上,惠农达正奋力谱写科技兴农、服务惠农的崭新篇章,为筑牢粮食安全基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供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