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别一味迷信AI

2025-07-05 00:11:49   来源:河南经济报

  随着2025年高考分数陆续公布,考生进入另一个关键阶段:报志愿。这也是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话题。

  今年,河南、山西等8个省份正式加入新高考阵营,至此,全国29个省份已实施新高考模式。和以往高考志愿填报相比,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两大改变:一是取消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二是出现了“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填报方式。

  改革带来的志愿组合数量大幅增长。以河南为例,普通本科批设48个院校专业组,提前批则有64个“专业+院校”志愿,考生选择空间空前扩大。这道复杂的排列组合题,恰好为AI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一些平台通过算法瞬间完成数万条数据的交叉分析,将往年需要家长、考生、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等人工耗时许久才能完成的院校匹配压缩至毫秒级。

  然而,AI填报志愿并非完美无缺。一方面,AI预测大多基于历史数据,而高考政策、院校招生计划等因素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志愿填报不仅仅是数据的匹配,还涉及考生的兴趣、性格、职业规划等主观因素,而这些恰恰是AI在短时间内难以精准把握的。比如,AI可能推荐了一组录取概率高的院校和专业,但该专业与考生的兴趣严重不符,这可能导致考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缺乏动力,甚至影响未来职业发展。

  由于AI填报志愿往往忽视考生个人兴趣等主观因素,导致一些风格鲜明和对高校有一定了解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受到追捧。一些知名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在志愿填报领域积累了很高人气,能够结合自身经验和对各行各业的观察,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建议。他们不仅关注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还会深入分析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及学习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所选专业是否适合自己。但高考志愿填报规划也有局限性。一方面,个人观点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可能会受到个人经验和认知的限制。另一方面,面对众多考生的个性化需求,他们也难以做到全面、细致的覆盖,一些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欺骗家长的事件屡有发生。此外,一些知名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其服务价格往往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可能难以承受。考生和家长应理性看待各类志愿填报服务,不可偏听偏信。

  AI工具、高考志愿填报规划虽然能为迷茫中的考生及家长提供参考,但关乎“去哪上大学、选什么专业”的关键抉择,需从兴趣偏好、就业趋势、专业前景、个人职业规划等多维度综合考量,最终的决定权还应掌握在考生自己手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理性判断至关重要,志愿填报要牢记三个原则:官方数据才是可靠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天价服务未必高明。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份终身学习的初心和能力,让自己永远拥有选择的机会和筹码。(李晓星)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