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三色经济”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7-05 01:08:04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鸿雨

  7月1日,位于郏县堂街镇的平顶山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内“牛”气冲天,一头头红牛或悠闲散步,或静静反刍。

  近年来,郏县县委、县政府聚焦做好“土特产”大文章,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亿多元,基本形成了以郏县红牛、烟叶、设施农业为主的红黄绿“三色经济”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郏县基本实现“四个10万”的发展目标:以郏县红牛为主的优质肉牛饲养量10万头、烟叶种植面积10万亩、绿色设施农业及特色“果蔬菌”种植10万亩、带动群众就业10万人以上。

  郏县红牛已入选全国首批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郏县被列入河南省养牛大县培育县。神农种业实验室肉牛研究基地(郏县)正式揭牌,郏县红牛研究院全面融入“中原农谷”种业创新体系。郏县先后投入资金1.3亿多元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初步形成集研发、育种、饲养、屠宰、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郏县现有规模养殖场98个,发展各类经营主体1300余户。

  围绕烟叶产业,郏县先后投入资金7382万元,新建烟叶电能烤房930余座。2024年,郏县烟叶种植面积10.3万亩,完成烟叶税收创近10年新高,实现了“县乡增财力、群众得实惠”的“双赢”局面。

  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也是郏县近年的重中之重。郏县依托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势,按照“集中联建、打造亮点、撬动社会资本”的原则,明确了“县抓重点、乡抓品牌、村抓特色”的发展思路,先后投入1.1亿多元,撬动社会资金2.1亿元参与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建成投用各类设施农业大棚5014座,集中连片程度达90%以上,种植面积10.27万亩,年产值20.06亿元。

  截至目前,郏县累计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4家,其中省级14家、市级20家;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1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3个、县级27个;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个;认证“三品一标”38个,其中绿色食品29个、有机食品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入选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18个;堂街镇创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姚庄回族乡创成省级农业产业强镇。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达2万户、就业10万人,年增收1.2亿元。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