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淮滨的诗意转身

2025-07-08 09:49:37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朱丝语 文/图


淮滨东西湖美景

  当夕阳为东西湖铺上金箔,白鹭掠过星罗棋布的红荷,振翅飞向镀金的天空;当晨雾在走读淮河文化园弥漫,游客沿蜿蜒水脉漫步,从太白顶的古朴到五亭桥的婉约,一日阅尽千里淮河风华——这两幅镶嵌在淮河之滨的动人画卷,正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一个水患大县向生态福地的蜕变传奇。它们如同淮滨文旅交响曲中相映生辉的音符,在碧水蓝天间奏响新时代的华章。

  谁能想到,这片被市民誉为“城市会客厅”的东西湖,二十余年前还是饮马港入淮口的荒芜滩涂?十年九淹、污水横流曾是它苦涩的印记。淮滨人以“化水患为水利”的智慧,将低洼地转化为3000余亩翡翠般的湖泊,填土塑造18座生态岛屿,让十万余株花木在湖畔摇曳生姿。如今,楚相文化广场沉淀历史,知荷园氤氲清香,玉华青枫点染四季,昔日的“洪水走廊”蜕变为“城市绿肺”。而相邻的另一片行洪滩区上崛起的走读淮河文化园,则以更宏大的手笔将泛滥之水驯服为承载文明的动脉。4620亩土地上,1.8公里“小淮河”如丝带般串联起沿淮十市的文化精髓:信阳茶园飘散的清香、管鲍祠传颂的千秋佳话、郑板桥书画院流淌的文人风骨在此交融共生,构筑起“一带一廊一环一阁三区”的文化史诗。

  2024年,随着“四湖同运”工程的启动,淮滨文旅迈入深度融合新阶段。在“漫游淮滨·读懂淮河”的品牌统领下,两条精品路线应运而生:文化深度线串联东西湖与走读淮河文化园,让研学团队在孙叔敖祠感悟治水智慧;生态休闲线贯穿洪河湾与田园小镇,为都市人提供诗意栖居。这种融合创新让期思镇五一村蝶变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七大文旅品牌入选信阳市“十佳”,印证着“文化活态传承”的蓬勃生命力。

  淮滨的嬗变揭示着深刻的发展哲学:生态治理即文化重建。当破败沼泽化作处处皆景的乐园,改变的不仅是地貌肌理,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清晨的东湖,市民在彩虹跑道迎接第一缕阳光;黄昏的西湖,青年在霓虹闪烁中打卡拍照;走读淮河文化园内,孩子们在微缩地标前聆听淮河治水史诗。正如市民张林的感慨:“曾经避之不及的涝洼地,如今成了全家每日必到的‘第二客厅’。”这种转变本质是以水为墨的文化书写——将水患记忆转化为生态财富,让历史文脉在创新表达中生生不息。

  今日淮滨,五百里水路托起一座城的诗意繁华。当白鹭在东西湖振翅掠过荷塘,当游人的笑语在走读淮河文化园的波光里回荡千年文脉,这座曾为水所困的县城,终以水的柔韧与包容,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绘就“水景生态园林城”的壮美画卷。淮河之滨的明珠,正以其独特的光泽,照亮县域转型的智慧之路。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