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文创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2025-07-08 10:06:3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靳李君 文/图


游客在河南博物院文创展销区挑选文创产品

  在厚重的黄土地上,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让沉睡千年的文物焕发新生?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古老的中原文化?近年来,河南博物馆界以创新为驱动,推出了一系列兼具文化内涵与时尚元素的文创产品,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让中原文化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

  创意让历史触手可及

  过去,博物馆的文物往往被束之高阁,观众只能隔着玻璃远观。而如今,河南各大博物馆通过文创开发,让文物走出展柜,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河南省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这款文创产品将仿制文物埋入“土块”中,消费者可以用附赠的考古工具“挖掘”文物,体验考古的乐趣。产品一经推出,迅速成为爆款,甚至一度断货。“以前觉得文物离我们很远,但现在通过亲手‘挖掘’,感觉历史就在手中。”一位大学生消费者感慨道。

  此外,洛阳博物馆的“二里头绿松石香囊”系列文创作品、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的亳都咖啡、开封博物馆的“清明上河图”互动拼图等,都让文物以更亲切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文物的文化精髓,还结合了当代审美和实用功能,成功打破了“博物馆=老古董”的刻板印象。

  文创产品让文化消费更时尚

  河南博物馆界的文创开发不仅停留在钥匙扣、书签等传统品类,而是不断拓展边界,涵盖服饰、美妆、食品、数码周边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服饰与生活用品:河南博物院与知名国潮品牌联名,推出“妇好鸮尊”T恤、云纹铜禁冰箱贴等,将文物纹样与现代设计结合,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单品。

  美食文创:开封博物馆推出的文创雪糕,设计灵感来源于古都开封的“城摞城”特色,让游客品尝到“舌尖上的历史”;洛阳博物馆的“一朵牡丹”全花茶则结合洛阳特色,让文化体验更加立体。

  数字文创:借助科技力量,河南博物院开发了AR(增强现实)互动展项,观众用手机扫描文物,就能看到动态的3D复原影像,甚至与“文物”合影。这种沉浸式体验极大提升了参观的趣味性。

  “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的文创产品,让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人都能找到与文物对话的方式。”河南省博物院文创展销区的销售人员表示。

  创新让厚重河南“出圈”

  近年来,河南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从《唐宫夜宴》的爆火,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成为网红打卡地,再到博物馆文创的走红,中原文化正以创新的方式走向全国。

  近日,河南博物院凭借“文创产品开发改革试点”实践成果,荣登河南省2025年第一季度改革典型案例红榜。数据显示,该院年度文创收入突破9000万元大关。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河南文创”相关话题播放量超千万,许多年轻人自发分享开箱视频和使用体验,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此外,河南博物馆界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IP合作,如与海外博物馆交流展览,让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让文物“活”在当下,让文化传承更有温度。通过创新设计、跨界合作和数字化手段,厚重的河南文化正变得年轻、时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热爱。

  未来,河南博物馆界将继续深耕文创领域,探索更多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让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正如一位游客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原来历史可以这么酷!”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