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席林燕南 王浩
5月24日,洛阳市公安机关民意感知和情指行合成作战“双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会在汝阳召开。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武清,河南警察学院、汝阳县党委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同志,洛阳市公安局在洛党委成员以及各分县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内埠产业集聚区公安政务服务大厅、用“办不成事窗口”让群众办成事的汝阳县公安局民意感知大厅,以及具有鲜明汝阳特色的法言法语考训角、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和城关派出所,实地交流了解汝阳县公安局在推进“双中心”建设中的有力举措和显著成效。
现场会上,洛阳市公安局通报了“双中心”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效,汝阳县局、孟津分局做了典型发言。会上深入分析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分县局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2个示范单位、5个达标单位进行授牌,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认识,以更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果支撑洛阳公安现代化。
据了解,洛阳市公安机关全面推进“双中心”建设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全力推进智慧警务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持续推进公安供给侧改革,提高群众获得感;通过打造资源整合、上下联动、要素融通的“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现代警务模式。
用更加敏锐的“触角”感知民意服务民生 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发展答卷
洛阳公安坚持一切公安工作的原点和终点都是“人民至上”,把民意感知工作作为洛阳公安为民宗旨融入血脉直接体现,主动适应群众需求,创新模式、完善机制、优化流程,着力解决公安机关执法质效不足等突出问题,全力推动民意感知体系全面升级。
感知“触角”更加敏锐。民意监测平台在去年10个模块基础上,新增警民通、警民面对面、反诈劝阻等6个模块,扩充至16个,平台日均发送访评短信量由此前的3500余条增加至1.2万余条。截至目前,平台共发送访评短信298万余条,覆盖了全市42%的人口。今年1至5月,共发送访评短信83万余条,回访群众6332人次;办理百姓呼声、12389平台投诉、市长热线共计6722件。感知手段从之前的“短信+电话”定时感知民意,升级至“线上+线下”全天候全时空感知民意。
创新“因子”更为丰富。在去年全国首创“法言法语”宣誓模式、三级递进话术的基础上,围绕债务(经济)纠纷、噪音扰民、消费纠纷等五类高频警情,创新出台法言法语2.0版本,法言法语的应用性、适用性、实用性极大增强。同时,创新的“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出件”服务模式,引进“综窗一体机”,在市民之家公安专区和汝阳内埠产业集聚区开设“综窗”办理窗口,一窗受理118项(汝阳94项)公安高频业务,实现窗口化无差别受理,共惠及群众3.6万余人次,较好破解了制约“一窗通办”的“卡脖子”难题。
服务“机能”更显高效。进一步优化“线下”便民利企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召开警企座谈会,办理涉企诉求满意率达100%,万警助万企活动走访企业6072次,建成69家“项目警务工作站”,清理化解涉企风险、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共计1065个,为企业健康发展助力赋能。
用更加智慧的平台强警赋能提升战力 交出一份护航发展的时代答卷
走进洛阳市公安局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最强大脑、最高权限、最高权威”“全时空掌控、全手段支撑、全链条处置”“指挥部、参谋部、作战部”三句标语。“三最三全三部”这三句标语清晰体现了洛阳市公安局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的建设理念和职能定位。
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建设是洛阳公安“法基共智”四轮驱动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深耕现代化警务机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中心自去年9月实体运行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了跨越性发展,运转机制不断规范完善,实战效能显著提升,市县两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处置各类重大敏感警情,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得到基层民警普遍认可,中心“龙头”中枢作用持续凸显,富有洛阳特色和辨识度的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逐步规模呈现。
两级中心建设从“蓝图”变为“实景”。围绕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和实战能力的目标,按照“破局、定向、重塑、深化”要求,洛阳市公安局加快推进市县两级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建设,明确建设目标,厘清职责权限。市局合成作战中心坚持“有求必应”,及时响应基层请求;分县局合成作战中心坚持“有需必研”, 只要有需要就全量支撑。
运行机制由“雏形”变为“成型”。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不断探索完善中心机制建设,建立“常态”“应急”“专项”运行模式,分类制定运行规范,做到科学布警、集约用警,警种、分县局的任务分工更加明晰、合作更加顺畅。
实践成果由“量多”变为“质高”。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着力从横向联通警种部门、纵向贯通基层所队入手,推进发现、研判、处置一体化,打造立体式作战体系,实现信息发现、预警指令、研判成果一键直达基层。
下一步,洛阳公安将准确把握转型升级的重要“风口”,大胆闯、大胆试、大胆首创,着力推动“汗水警务”“手工作坊”向智慧、数据赋能转变,为洛阳公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奋力书写洛阳公安工作现代化崭新篇章。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