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省不断出台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助力农业生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那么,我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弱项?未来,我省乡村产业又该如何发展?对此,本期豫经会客厅邀请河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张琨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主持人:杨佳月
主持人:乡村振兴,产业先兴。自乡村振兴实施以来,我省始终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如今,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琨:“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才能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近年来,我省乡村产业稳步发展,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特色农产品等新兴业态崛起。例如我省通过构建“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引导各地“量身定制”特色产业,如今像艾草、皮筋、钻石、尺子、化妆刷、红牛等越来越多看着不起眼的生产和加工产业成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主角”。
2022年,我省着力培养优势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优质花生1939万亩、食用菌产量178万吨,均居全国第1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105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全省已经创建起了1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创建6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同时,我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我省围绕守牢粮食安全重任、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提出了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思路,提升了建设质量和运营效果。
此外,我省还通过科技创新、设施农业的引进和应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借助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业附加值大幅度增加,推动了农业总产值的稳步增长。
主持人:当前,我省乡村产业还存在哪些需要及时补齐的短板?
张琨:当前,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与瓶颈。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目前,河南仍有一些地方没有发展乡村产业,更没有特色产业。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尽快补齐的短板。
二是经营观念落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一些群众的产业化意识不强,没有完全形成乡村运营、经营的理念,导致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产业经营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经营效益差。
三是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培育不足,尤其是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游离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经营的活动之外,导致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乡村产业发展缺乏应有活力。
四是乡村产业“在地化”融合发展不足,结构较为单一。具体表现为传统农业规模化程度和仓储加工业发展集约化程度低、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乏力、同质化现象突出;产业链条短,“农业+”模式尚未得到广泛有效应用,农产品加工仅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少,引领农户增收能力不足。
此外,缺乏相应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等问题,也制约着我省乡村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那么,未来我省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让乡村产业“兴”起来?
张琨: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对于未来发展,我认为,可以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探索更多具体路径。目前,乡村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这是缺乏特色的一种表现。各地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资源配置等情况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产业,而且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同时,要深度挖掘乡村资源的经济价值,尤其是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价值,加大乡村新型业态的培育力度,加快乡村新型产业的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业态,将乡村日益多样化的产业与城市的特色产业相结合。
还可以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乡村产业的现代化进程。要发挥好现代农业技术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撑作用,在保持现有科技帮扶队伍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关键瓶颈技术攻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服务等;加大特色产业科技研发力度,加快培育重要农产品优良品种,研发推广适用农机具和现代农业投入品,提高现代化设施种养水平,提升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让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走进生产车间,最终转化成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主体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作用,培育现代化的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充分调动和引导村集体组织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回流,采取多种合作形式促进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最后,要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产业。着力构建城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新格局,乡村振兴的人才涉及各个方面,可以在制度设计上给予基层政府更多的人才自主权,对高层次人才、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考评、职称评聘、工资待遇、政治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促使乡村人才工作有干劲、有盼头,让更多乡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乐于扎根基层、热爱农村、支援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人才价值和乡村发展的双赢。(河南经济报)
编辑:吴若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