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外资为何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时间: 2023年09月26日08:34         

  “今年中国将能够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全年增长率达5.4%”……近期,高盛、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陆续上调对中国2023年GDP增速的预测。笔者认为,持续回暖的经济数据,不仅提振了国内投资者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从当前全球经济走势来看,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信心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的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回暖迹象越来越显著,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从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出经济的回暖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负转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工业增加值增长4.5%,同比增幅高于前三个月;制造业PMI边际回暖;社会融资规模也在回升……这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均出现积极变化,共同勾画出中国经济向好的路线图。

  此外,中国经济的活力还体现在经济新动能将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766.8,比上年增长28.4%。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持续集聚成长,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我国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储备工具,有信心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

  各部门也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政策靠前协同发力,打出一套“组合拳”。比如,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上调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等政策;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加快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举措,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认房不用认贷”、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等政策落地。

  与此同时,一批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储备政策也正在谋划研究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分批出台实施。这些政策“组合拳”将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最大助力。

  多项经济数据指标的向好已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随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运行将持续恢复向好。(证券日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