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洋 申桂玲
中牟县青年路天脊专营店负责人王玉玲,做农资21年,运营天脊专营店已有整整8年,21年间她逐步放弃与其他厂家的合作,一门心思扑在天脊肥料的推广上,从几吨到五百余吨,销量连年增长的背后,是与天脊风雨同舟的信任,和她义无反顾的坚持。
相遇:机缘巧合 接触天脊
2000年,30岁的王玉玲和丈夫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一次机缘接触到天脊,经过两年的使用对比,发现天脊肥料在粮食增产增收上效果显著,她当时心中涌现出一个想法,开一家农资店,把天脊肥料让更多的人知道,后来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到中牟县天脊代理商安延春,和他接触后觉得人很真诚、随和善良,更坚定了王玉玲开店的决心,雷厉风行的她说干就干,起初参加各种农业培训班,拿到很多本农业方面的证书,到2002年,开始和丈夫一起做农资生意。
因为不是学农出身,她就从头开始学习病虫害防治知识,由于对产品不太了解,她把每种农药对应病害和用法用量全部用笔记下来,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复调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验。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王玉玲成了当地农民心中响当当的专家,她配的肥料和农药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用药、用肥次数也大幅减少,既为农民省了工又省了钱,店里的生意也一天天红火起来。
相知:专注专业 走上专营
2016年,王玉玲刚从农资店成功转变为天脊专营店。由于前几年,她销售的农药、肥料种类比较多,但做着做着便淘汰了其他品牌的肥料,因近些年销售工作做得扎实,有幸得到了这个成为天脊专营店的机会,于是王玉玲就开始踏上了她的天脊专营之路。
可第一年的成果似乎并不理想。“虽然2016年我们只卖了200吨左右,但我知道天脊的产品质量是不会差的,只是用户需要时间来认知和认可。”于是王玉玲从老客户开始做起,进行大面积示范,用效果打动更多的种植户。结果第二年的销量达到了300多吨。2020年,王玉玲的销量达到了400多吨,之后便是稳中上升,2022年销量更是达到了近600吨的历史高点。
“如果没有这个品牌,没有这个机会。我可能现在还会是一名村里的农资零售商,其实在当地做几十年零售的现象十分常见。我觉得这个平台和这个品牌对我特别关键,给我提供了机会,当然我也抓住了这个机会,一直做到现在。”王玉玲说道。近些年,通过诚信经营,王玉玲也有了很多核心客户,通过互相进步,均实现稳步发展。
相爱:大力扶持 心有归属
王玉玲的农资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9年,她因投资其它项目失败,导致资金短缺,连进货的钱都拿不出,“尽管知道天脊肥料从不赊销的政策,我还是哭着向安延春经理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安延春听后二话不说,便免费给我拉过来5车货,合计75吨,这让我特别感动,当时我坚定一个想法,不能让安延春失望,于是我就不分白天昼夜的销售肥料,在3个月后把货款结清了。”王玉玲饱含热泪地向记者说道。
通过几年的努力,王玉玲的经济状况渐渐好转,但近两年,化肥价格的大起大落给王玉玲带来了诸多挑战。“因天脊肥料的肥效好,总存在肥料不够卖的情况,我在价格高点时,从天脊拿了货,并把货存放在仓库里,部分农户也交了预留款,假如肥料价格固定,这一切看似都很正常。但就怕价格下滑,我也会面临赔钱的情况。”这也是让王玉玲头疼和迷茫的问题。她就将问题反馈给安延春,安延春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为王玉玲备货,这让她的专营店很少存在肥料积压、无货可卖的情况。
“在销售天脊肥料的这么多年,每次遇到困难时,总会找安延春商量,他能解决的当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反馈到厂里解决,这也是这么多年我追随天脊最重要的原因。”王玉玲向记者感慨道。
相托:只要种地 就用天脊
王玉玲告诉记者:“天脊集团有专门的农化和推广团队,加上肥料本身质量好、效果明显,种植户接受很快,现在已是很多农户的不二之选。”
前不久,一位农户因自己种植的300亩绿化草坪的黄叶问题找到王玉玲,之前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缓解,王玉玲就将问题层层反馈给天脊,得知消息后厂家当即派专家到地里进行考察、测土,最终找到原因并为农户配了肥料。因肥效快的原因,几天后,枯黄的草坪转变为绿色,农户激动地表示:“这辈子,只要种地,除了天脊什么肥料都不用”。
王玉玲说道:“当时安经理告诉我,天脊的服务是最真诚的,尤其是对合作多年的老客户,一定会考虑我们的想法,只要我们这些真诚的人在一起共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还有一次,王玉玲正在营业时,突然跑来一位阿姨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我又回来啦”,据了解,这个阿姨在六年前使用过天脊化肥,庄稼长得非常好,中间有两年试过其他厂家的化肥,亩产量每年都在下降,他便主动找到了王玉玲,说以后再也不换了。
回想与天脊合作的二十余年,王玉玲感慨万千,她表示正是因为天脊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扶持,在和厂家的双向奔赴下,自己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心一意扑在扩大规模上,将农资生意不断做深、做细、做实。未来,她会信心百倍,让更多的种植户用上天脊化肥,为粮食增收,为种植户增产丰收做好服务。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