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张耀亭
5月23日,根据国家蚕遗传资源普查专家组安排,国家蚕资源普查组专家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朱有敏研究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所长董占鹏研究员、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绪伟研究员一行赴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云阳基地开展蚕资源保存情况及蚕资源性能测定数据核查工作。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副站长胡军勇等陪同。
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任务中,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主要承担的是国家级蚕资源河41、33、39和鲁松、镇玉、豫6号、豫7号、741、白一化等19个柞蚕品种及1个天蚕品种资源的保存和性能测定工作。截至2022年11月25日,已完成20个品种的遗传资源概况调查、体型外貌调查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及遗传资源影像拍摄工作,已完成系统上报等工作。
核查期间,专家组采用座谈交流、资料核实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对河41等19个柞蚕品种及1个天蚕品种资源2023年饲养情况、2022年性能测定数据等进行逐一核查。专家组认为该院柞蚕资源研究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专业,保种室布局规范,资源保存设施完备,蚕资源保育专人负责饲养(每个品种设3-4区,每区350头),性能测定工作方案、饲育区片、丝质检验单、影像图片等资料完整、规范、详实。
通过现场查看和质询,专家组认为该院国家级蚕资源河41等19个柞蚕品种及1个天蚕品种资源保存情况、性能测定数据符合《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要求。
编辑:晏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