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9月21日,在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河南辣椒黄桃栽培与深加工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一行8人(以下简称服务团),在团长陆宁海博士的带领下到鹤壁淇县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小麦新品种捐赠仪式在淇县西岗镇人民政府举行。河南科技学院成果转化与合作办公室主任张慧辉、淇县科技局副局长王巧琴、西岗镇人大主席李春阳、西岗镇方寨村党支部书记张中保出席并参加活动。为了支持西岗镇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团筹集资金购买5000公斤小麦新品种百农307捐赠给西岗镇方寨村。
张慧辉介绍了河南科技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情况。表示河南科技学院的农科特色鲜明,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农作物育种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先后培育出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80余个,先后获得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学校2013年主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和河南省农业重大需求,着力解决生物育种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实现了“百农4199”“百农207”“百农307”等系列小麦新品种的成功转化,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技创新是解决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只有通过科技改良种子的品种品质,才能让农产品成为好商品,百农307是河南科技学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的优良性状,希望能够帮助西岗镇发展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她希望河南科技学院更多的科技成果能够在淇县进行推广应用。
张慧辉说,河南科技学院近几年充分发挥学校农科优势,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为支撑,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服务活动。学校派出的5个省级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和60多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河南省各个地区。希望河南辣椒黄桃栽培与深加工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淇县,充分利用科技小院,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积极引进植物新品种、培训乡村人才、建立示范基地,为淇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王巧琴、李春阳、张中保分别表示对河南科技学院领导和专家的感谢,肯定了服务团近两年对淇县产业发展的科技帮扶,希望以后河南科技学院新的科技成果、新技术在淇县开展推广示范。
服务团来到淇县西岗镇秦街村,在黄桃科技小院深入基地调查桃树的生长情况。为了促进秦街黄桃品种更新换代,2022年服务团筹集资金,引进黄桃新品种3000株,建立示范基地20多亩。村支书李春保激动地说,“非常感谢河南科技学院专家为我们送来了好品种,目前桃树长势良好,明年可以挂果了,后年丰收在望了”。陆宁海对桃树的秋季管理进行了技术指导,强调秋施基肥是关键,9-11月是桃树根系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此时根系生长速度快,吸收能力强,而且切断的新根可以愈合再生,一定要重视有机肥的使用。进入秋季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桃树的叶片慢慢转黄,11月上旬开始落叶,在此期间应注意保护叶片,尽量延迟落叶,以增加贮藏养分。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关注桃园病虫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细菌性穿孔病、枝枯病、褐腐病、炭疽病等,同时做好清洁果园、树干涂白等工作,降低病菌基数。
服务团来到淇县西岗镇方寨村,深入辣椒基地调查辣椒的生长情况。“今年我们村辣椒种植规模比去年增加了2倍多,大约有1000多亩,前期长势非常好,7月28日受天气影响,大部分被水淹了,服务团积极采取急救措施,挽回部分损失,并在困难时期捐赠小麦种子,助力产业发展。”张中保说。服务团就明年辣椒基地的选址、品种的选择、育苗技术进行了指导。
编辑:晏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