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馅料更“绝”,口味更“卷”!今年河南月饼企业盯上年轻人
时间: 2023年09月12日16:32         

  虽然还未到月饼销售旺季,但为了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合一”的超级黄金周,很多月饼企业已经早早开始行动备战中秋。

  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现有月饼相关企业2.1万余家,其中广东排名第一,河南拥有1880余家位居全国第二。

  作为月饼生产大省,河南企业生产的月饼有哪些种类?今年月饼市场又有哪些新特点?

  河南月饼钟爱传统口味,口感创新突出“软与酥”

  9月8日,在丹尼斯大卖场郑花店内,虽然离中秋节还有20天左右的时间,但各类月饼礼盒已经上架,并且摆满了大卖场的中心位置。据郑花店总经理孙文利介绍,他们自9月初就开始上架月饼礼盒,因为没有到销售旺季,所以目前销量并不多。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该店目前已上架的月饼礼盒中,以传统口味月饼居多,并且大部分由河南企业生产。孙文利告诉顶端新闻记者,他们的订货都是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来决定,而据往年销售数据来看,传统口味的月饼销售量最好。

  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东超市发布的《2022中秋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河南消费者购买量最大的依然是蛋黄莲蓉月饼、五仁月饼等传统口味。

  而河南月饼在传统口味之上,又玩出了不同的新花样。许多企业在经典传承老月饼的同时,在口感上进行了“软与酥”的创新。

  今年河南三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味奇)主推的“Q心乳酪月饼”,就是白酥外皮搭配软心乳酪蛋黄馅料,一口下去酥、软、绵、糯,这样多种香味叠加的口感,也是三味奇在传统苏式月饼基础上的创新。

  “圆滚滚、胖乎乎,满满馅料”——河南红磨坊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磨坊)的“胖月饼”系列新品,有台湾糕饼名师冯宝麟调配的精品五仁、叉烧五仁、咖喱牛肉等口味,相比老式月饼,红磨坊在外形上也进行了改进,看起来更加饱满,颜色也更多。

  虽然外形与传统月饼相同,吃起来却有蛋糕的口感。这是今年商丘名代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代)的“招牌金月烧”,在传统月饼的基础上,名代将月饼皮进行了绵软松润的改进,让月饼有了比蛋糕更松软的口感。

  趋势:更多企业开始关注年轻消费者

  虽然传统口味仍是今年月饼销售的主流,但在馅料创新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年轻人的消费选择。

  河南卢师傅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卢师傅)今年推出的巧克力蔓越莓椰蓉月饼,就是针对年轻人开发,而且为了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还加入了简装售卖,目前市场反馈良好。

  郑州卡吉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吉诺)的乳酪月饼,以软酥口感为主打,饼皮融入澳洲进口优质乳酪,搭配各种乳酪馅料,让月饼口感酥松绵软,更符合年轻人的口感喜好。

  主打手工蛋黄酥月饼的郑州香雪儿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雪儿),在制作中既保留了古法工艺,又将年轻人关心的健康低糖加入到月饼制作之中,其的中红豆沙低甜月饼,就被放在了今年主打礼盒的C位。

  同样是传承古法制作月饼的洛阳安德莉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德莉亚),其主打的“帝王酥”系列在保留传统红豆、芋泥等馅料的同时,还新加入了年轻人喜爱的芝士黑松露。

  中秋市场明显回暖,销量高于预期

  因今年端午节礼盒销量“遇冷”,为此很多企业在中秋备货时都趋于保守。

  但从目前各家企业的反馈来看,虽然还未到真正的销售旺季,月饼订购量已远高于企业自身预期,普遍好于去年同期。

  首先是市场活跃早。红磨坊总经理刘文生表示,今年的中秋市场“动起来”很早,很多客户都是早早就下了订购单,目前总体订购量也比去年同期要高出20%以上。

  客户订货意愿增加,也是今年中秋市场回暖的表现之一。据名代董事长刘伟介绍,今年月饼的成交效率明显升高,客户在订货时犹豫少了,有不少客户一次沟通就能直接成交,预计今年销量至少能比去年多出30%以上。

  此外,虽然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月饼售价并未明显上涨,更多企业选择以提质、加量不加价的方式来提升动消。

  根据卡吉诺品牌部负责人周留东预测,今年中秋月饼的销量保守估计会比增长15%以上,产品性价比提升是销量上涨的因素之一,其今年推出的礼盒不仅没有涨价,还特别增加了礼盒容积、月饼数量和月饼克重。

  面对原材料上涨,香雪儿总经理杨玲表示,今年在提升原材料品质的同时,也并未上调月饼售价。以鸭蛋黄为例,每一颗都采购自洞庭湖,并且保证整颗重量不小于13克,此外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必须全程冷链运输。

  河南月饼还销往全国多地。据三味奇董事长何志行介绍,截至目前,今年的订货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以上,其中省外市场是最大的增长点,其中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区增长最为明显,其订货金额已超过百万元。(顶端新闻)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