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决定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
笔者注意到,在新闻评论区,广大网友“一边倒”地点赞这项政策,纷纷送上“给力”“幸福”等赞美之词。这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内。一方面,在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时代,政策优化是必然之举,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跨省通办”试点也就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这项政策赢民心、合民意,获得网友的一致力挺自然顺理成章。
“跨省通办”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从实际情况来讲,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手续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麻烦”和“不便”。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4.93亿人处于“人户分离”的状态。更值得注意的是,流动人口中18岁至35岁的适婚人员占据了绝对比例。从技术层面来说,在不少行政审批事项已经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跨省通办”的今天,婚姻登记政策不应再“原地打转”,应该尽早实现数据共享,通过随时随地的“异地办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有制才可有治,善制方能善治。近年来,各地政府持续提升精细化、精准化、公共化服务水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好评。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政策无疑又是一个“加分项”——政策不仅为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免去办理婚姻登记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打开了步入爱情殿堂的方便之门,而且彰显了政府部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情怀、作风,可以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惠民举措。
跨省通办,跨出去的是“异域山川”,体验到的是“风月同天”,顺应的是民情民愿。期待未来,“跨省通办”试点能够进一步扩大阵容,形成“全国一盘棋”,更加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让爱在这项惠民政策的沐浴之中绽放更加幸福的光芒。
编辑:李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