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多举措扎实推进清廉乡镇建设
时间:2023-03-15 16:15:40 来源:
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王金成 张俊毅
自许昌市建安区委开展清廉建设工作以来,河街乡党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区委部署和清廉建设方案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找准站位,积极作为,通过“三个强化”扎实推进清廉乡镇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作风效能更加廉洁高效、崇廉尚廉氛围更加浓厚。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清廉建设任务目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成立河街乡清廉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坚持强化作风意识。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深化干部“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令行禁止”的理念认知,把清廉建设融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户厕改造、脱贫攻坚、镇区环境提升等中心工作中,形成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坚持纵深到底监督。以清廉建设为抓手,党员领导干部、社区三委干部带头,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建立村委会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推进“小微权力”监督全覆盖,防止基层“微腐败”,促进乡村治理,充分发挥村级纪律监督信息员监督作用,让阳光监督落实到基层,开花在乡村。
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实施星级创建,增进民生福祉。成立“五星支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五化一满意”的工作机制。一手抓“硬指标”提升。全乡各社区共发动党员、群众捐款180余万元,新建道路10.7公里,日间照料中心7处,标准化卫生室2处,活动广场7处,新修排水沟4公里,治理荒宅135处,新改和整修户厕2500余户。一手抓好“软文化”提质。成立12支特色文艺团体,大力开展“两优一先”、“优秀志愿者”、评选出乡级优秀代表50人,村级优秀代表200余人,凝聚了强大正能量。截止目前,全乡成功创建“生态宜居星”20个,“文明幸福星”24个,“平安法治星”19个,完成率均达100%。
分类推进,强化软弱涣散村整治。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分析研判软弱涣散深层原因,精准剖析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和解决办法。比如,槐大庙社区投入资金40.94万元新修道路1100米,改造提升健身活动广场600平方,清理荒沟15处、危房荒院6处,开展“两委”业务培训6次,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为重,以产业促发展。坚持“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措施”原则,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战役”,深入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社、村企联合、“党建+金融”及集体土地厂房租赁等多种路径,推进产业振兴。比如,柿张社区与许昌邮政联合,借助其平台销售优质大棚蔬菜,为村集体增收18.8万元;柏树李社区成立劳务合作社,通过机械租赁、劳务输出等形式实现为村集体增收13.65万元,两个“四星”支部创建均已达标。
强化监督问责,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在日常,关口前移,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用好“第一种形态”,在提醒教育干部上下功夫,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
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发挥乡纪委以案促改室、清廉河街办公室作用,定期观看警示教育片,持续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典型案例教育身边人,给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深学《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纪律规定,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聚焦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按照“五专两兼”选优配强了纪检监察干部,整合了村级党支部纪律监督员、信息员力量,监督全覆盖。同时定期开展村社区纪检委员业务培训,以“条块结合”的团队化工作模式,使纪检队伍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党委坚持牢固树立民本思维,心系群众,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实现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水平明显提高、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不断规范、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明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形成清廉河街新形象。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