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调查 > 正文
使用数字人民币发的工资,是种什么体验?
时间: 2023年04月27日10:36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5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 近日,“一地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江苏省常熟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常熟市财政局日前印发《关于实行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的通知》。该通知称,从5月开始对常熟市在编公务员(含参公人员)、事业人员、各级国资单位人员实行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

  “收到数字人民币形式的工资是什么体验?”许多网友好奇。

  多地“尝鲜”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

  以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指用人单位将员工工资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至员工个人的数币钱包。实际上,去年开始,多个城市就已有此类尝试。

  如,江苏省太仓市去年已推行人民币工资代发。据“太仓金融”公众号消息,2022年7月,太仓市全市59个市级部门、8个区镇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全额使用数字人民币代发工资。

  苏州市内的多个辖区也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苏州市相城区64名新增申领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薪酬补贴的人员收到了通过数字人民币方式发放的人才补贴,共计23.5万元。同年6月,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的在职人员收到了单位发放的首笔200元数字人民币工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今年发布《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其中提到,逐步探索财政预算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采用数字人民币开展日常资金收付,着力开展财政支付、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税费缴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应用。

  不只江苏,全国多个省份都在尝试以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

  据媒体报道,2023年2月,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为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落地济南首笔市级国企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业务。2022年8月,宁波落地首批以数字人民币发放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慈溪市财政局、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5家行政事业单位,以数字人民币为557名员工发放了7月部分工资。

  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表示,面向公职人员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工资,由点到面,不断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助于转变公众观念,培养使用习惯,进一步促进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地方推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

  领取数字人民币工资,有何不同?

  数字人民币正加速融入生活,“工资变数字货币”令很多人好奇,用数字人民币领工资有什么特别之处?究竟是种什么体验?

  “我们已经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一年了。”来自湖南的亦菲(化名)告诉中新财经。

  亦菲所在的单位是湖南数字人民币推广的试点单位之一。她表示,领取数字人民币工资在操作上没有难度,只需要下载一个数字人民币App。

  “领到工资后可以免手续费将数字人民币提现到银行卡,和往常一样,钱可以直接消费,也可以在支付宝、微信上花。”来自苏州某事业单位的受访者向中新财经表示。

  在许多人看来,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数字人民币发放的工资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

  如,在江苏扬州,居民可以用数字人民币钱包里的钱直接缴纳孩子在校的伙食费。苏州部分燃气和水电缴费也可以实现数字人民币代扣代缴;多个大型公共停车场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苏州久光百货等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展数字人民币结算业务。

  另外,随着各地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能“薅到的羊毛”也越来越多。

  来自北京的雨朝(化名)对中新财经表示,此前她在银行开通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时领取到了银行发放的20元消费红包。中新财经注意到,许多城市都推出了“数币红包”,覆盖多个消费场景。另外,使用数字人民币在商超购物也不时能遇到商家的优惠活动。

  开户量不断攀升,你开通了吗?

  随着多地推进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和提取公积金,以及拓展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数字人民币开户量和交易量也在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多地数字人民币开立钱包数量达到百万量级,更有部分地区的累计交易金额超千亿元。

  以苏州为例,2022年苏州开展了一系列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全年各银行、各板块投入促消费资金近1.2亿元,带动消费金额超33亿元。至2022年年末,苏州全市数币个人钱包超3054万个,试点场景超93万个,数币商户超48万户。

  不过,尽管数字人民币逐渐融入生活,仍有不少网友表示“至今还没开通”。

  董希淼认为,对电子货币和支付工具而言,场景丰富程度往往影响用户选择和使用体验。应进一步加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通过完善的生态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让数字人民币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进而吸引更多公众和机构使用,提高使用频率和用户体验。(完)


编辑:李艺凡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