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问十乡:“内外兼修”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3-04-20 16:02:46 来源:
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王亭文
春和景明,绿荫冉冉,道路阡陌、农房点缀……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源汇区问十乡徐徐展开。近年来,问十乡以宜居乡村美起来、产业发展富起来、文明乡风树起来为目标,“内外兼修”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生态整形、以产业塑骨、以文化铸魂,全面激活乡村发展潜力,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乡村的蜕变和发展的力量。
生态整形,展现乡村宜居新气象。问十乡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围绕一村一品,立足自身优势特色。以“景村融合”重塑乡村功能、形象定位、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在景中、景在村中”。全面打造“贤耀陶桥”、“梨园骆坡”“秀美宁庄”、“宜居周庄”、“花满前问十”“幸福宋庄”等特色村庄,确保“规划一个村、整治一个村、美丽一个村”。坚持对标对表,高标准推动整治工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相结合,大力推动村居建设,实现巷道硬化、自来水供应、村庄保洁、污水处理以及快递下乡、体育设施全覆盖,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和村容修颜行动,粉刷景观墙及绘制村画,为美丽乡村建设涂上彩色,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聚焦“针头线脑”,打通环境整治基层末梢。常态化开展户厕改造,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办好“小角落”里的“大民生”;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全面推进“门前三包”落实落细,引导村民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以坑塘整治为突破口,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对废旧坑塘进行全面清淤治理,全面消除镇域黑臭水体,村容村貌将实现精细化提升。
产业塑骨,开拓乡村建设新动能。问十乡汇聚资源优势,瞄准特色产业发展、做足富民文章,为乡村蝶变注入“源头活水”。整合资源,蓄势赋能。乡党委高度重视产业园建设,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专项债资金及财政资金430万元,高标准建设宋庄村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近220亩,锚定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绿色发展方向,紧扣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日益明显。招才引智,注入活力。近年来,问十乡充分收集乡贤资源,引入“源头活水”,肥沃“成长土壤”。加大对本土种植大户的培育支持,广泛调动企业、社会组织、高等学校等各方力量协同参与。陶桥村立足自身优势,加大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以“状元文化”、“家风文化”育村、强村、富村,大力发展游学研学新业态,初步形成“乡村旅游+”的全景体验、全业融合的产业新格局,美丽乡村释放“美丽财富”,让“美丽生态”变为了“绿色经济,小乡村迸发出了新活力。
文化铸魂,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近年来,问十乡始终坚持将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作为引领农村从“外在美”向“内在美”深化、从“环境美”向“价值美”延伸的主要抓手,不断提高乡村振兴软实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 充分发挥文明阵地作用,让新思想、新理念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不断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让文明新风尚在农村落地生根。坚持典型选树,注重示范引领。经常性开展“五美庭院”、榜样人物评选等文明新风典型选树活动,全乡评选出 “五美庭院”226户,“好媳妇”、“好婆婆”等67人,用榜样带动倡树良好家风、培育文明乡风、引领淳朴民风。举办丰富活动,提振内涵气质。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文化建设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乡风文明“软实力”筑牢乡村蝶变“硬环境”, 为乡村振兴铸造文化之魂, 谱写新时代问十乡全面振兴新篇章。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