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一行到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时间:2023-02-12 11:04:28 来源:
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罗合力 通讯员 赵若彤

近日,河南省经作总站站长郑乃福、副站长胡军勇、科长李燕强,商丘市经作中心主任张传红、副主任王宏青等,在虞城县副县长吴振兴、虞城县经作中心主任任洪杰、副主任宋克信的陪同下、到河南金隆菇业食用菌产业园、就秸秆过菌还田“菇粮间作”四种四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闻集乡政府乡长丁磊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虞城县食用菌协会会长、河南金隆菇业总经理利金站陪同并引领讲解。
利金站陪同各位领导查看了大球盖菇与小麦带状间作的小麦生长情况及菇粮间作模式,该模式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树皮、木肖、中药渣等废弃物,在大田露天种菇和小麦套种的技术,即大球盖菇和小麦同时种植、大球盖菇采收结束后种植早玉米,小麦收割后种植大豆,达到一亩田四种四收优势互补,来年倒茬轮作改良土壤、实现菇粮双丰收。

省经作站站长郑乃福就当前秸秆过菌还田“菇粮间作”四种四收技术表示认可并指出;利用农作物小麦、玉米秸秆、中药材渣作为大球盖菇栽培原料,可有效促进现代农业新的生物循环,形成了一个多环节相扣,多梯级循环、多层次增值的良性产业链,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胡军勇指出;要详细做好各种原料的配比及出菇产量记录,对种菇后菌渣还田土壤结构的检测,为今后的规模推广提供有效的数据。河南是农业大省,年产秸秆量惊人,面临着秸秆禁烧的重大问题,通过菇粮间作循环利用的实践,种植1亩田大球盖菇,可以转化20亩农作物秸秆,有力的配合了农忙时政府的秸秆禁止焚烧政策。大球盖菇种植管理粗放,产品畅销,在蘑菇收获完毕后,每亩剩余菌渣约2000公斤左右。菌渣富含有机质,可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而且土壤疏松后蓄水耐旱力明显提升,废料利用率达到100%,最终实现食用菌产业的生态绿色循环和减肥增效的目标。
各位领导在利金站的引领下,先后参观了公司的装袋生产线、液体菌种生产车间、接种车间及食用菌菌包冷却车间。
副县长吴振兴对金隆菇业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采取多种模式生产种植多种食药用菌,并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的做法予以肯定,为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问题找到一条良性循环的利用途径,达到农作物废料百分百的全利用,形成闭环生产增值的全产业链给予高度评价,他鼓励今后要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的种植户增收致富。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