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 税务 > 正文
一起行政诉讼案件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3-05-18 09:36:26    来源: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    

  ■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 李宏

  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不久前,笔者经历了一起由社保费征缴纠纷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在参与处理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思考。

  行政诉讼,体现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

  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认为,从公民法治意识的角度出发,这起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说明了公民维权意识的不断觉醒,依法维权在我国渐入人心。也说明公民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普法宣传的效果正在显现。更说明了法律权威的全面树立,折射出党在加强依法治国方面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当然,与此同时,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进一步反思诉讼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做好自我剖析和自我完善,更好服务人民。

  学法用法,打通依法行政的“最后一米”

  “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基层税务部门直接面对数以亿计的纳税人和缴费人,其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政府部门的形象。因此,笔者认为,在基层从事行政执法工作,非但不能较上级机关要求降低,反而需要更高的业务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能力。

  在此次案件处理过程中的最大感受,也正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在大大提升。从第一次探讨案件开始,不论是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还是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干部”,都在用法治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法规部门同志和公职律师们都具备相当的法律职业素质和精神。在这样的氛围里,法律法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税”的“最后一米”被有效打通。

  良法善治,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有力保障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从这起行政诉讼案件中,笔者还深刻体会到,“善治”的形成,需要多部门全链条的协同发力。积极主动相互协作,及时传递有关信息,保证行政相对人第一时间知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涉及部门不回避、敢担当,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在结案后要主动反思问题原因,共同完善有关工作规程,为工作的科学开展探索一条长效机制。

  只有各部门共同行动起来,才能更加有力地保障“良法善治”,更加有效地保障“长治久安”。

编辑:李艺凡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