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建交31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赓续千年友好,在密切交往中谱写了许多暖心故事和友好佳话,汇成了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动人乐章。
习近平主席多次通过一个个民间友好故事,唤起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的美好记忆,拉近彼此距离。跟随习近平主席的讲述,我们一起了解这些暖心故事。
故事一:冼星海大道
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道,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延伸阅读】
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一位是只懂英语、法语和中文的中国音乐家,一位是只会说俄语和哈萨克语的哈萨克斯坦音乐家,他们用音乐书写了中哈两国人民间的伟大友谊。1940年,冼星海远赴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影片制作陷入停顿,冼星海回国受阻。1942年底,他辗转至阿拉木图,居无定所,贫病交加。拜卡达莫夫同情其遭遇,将他带回家,悉心照顾这位异国陌生人,患难时“分食最后一块面包”。1942年底到1945年6月,冼星海汲取哈萨克民族音乐精华,创作了英雄题材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等一批传世佳作。
为纪念两位音乐家的友谊,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居住的房子被辟为“冼星海故居”,阿拉木图的弗拉基米尔大街改名为“冼星海大街”,当地还修建了冼星海广场、建立了纪念碑。在广州市番禺博物馆也建起“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友谊之路”。两国合拍电影《音乐家》,他们的故事被搬上银幕。
图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冼星海纪念碑。 新华社发(叶莲娜摄)
故事二: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故事
上世纪40年代末,一位在新疆工作的中国小伙儿认识了在当地医院工作的美丽姑娘瓦莲金娜,两人真心相爱并结婚生子。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瓦莲金娜回国了,当时他们的儿子才6岁。这个孩子长大后,不断寻找自己的母亲,想尽了各种办法,始终没有音讯。2009年,儿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瓦莲金娜,他的母亲就住在阿拉木图。这一年,儿子61岁,瓦莲金娜80岁。后来,儿子来到阿拉木图看望母亲,还把母亲接到中国旅游。这迟到了半个世纪的幸福,是中哈人民友好的有力见证。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延伸阅读】
习近平主席讲述的这个久别家庭终于团聚的故事,令无数人为之动容,拉近了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心与心的距离。
许多人通过电话等形式向故事的主人公、与母亲团聚的黎远康送去祝福。黎远康激动感慨:“和在哈萨克斯坦的亲人,我们是亲情;但作为两个国家来讲,我们也可以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故事三:“熊猫侠”鲁斯兰
RH阴性血型在中国属于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这种血型的病人很难找到血源。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正是这种血型。在海南大学读书期间,鲁斯兰自2009年起参加无偿献血,每年两次,为一些中国病人解除病痛作出了贡献。当中国朋友称赞鲁斯兰时,鲁斯兰说:“我觉得应该帮助别人,献血是我应该做的。”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延伸阅读】
哈萨克斯坦“90后”小伙鲁斯兰,被网友亲切称为“熊猫侠”。2020年2月,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南省献血人次、献血量锐减,“熊猫血”告急。鲁斯兰毫不犹豫走进献血屋,无偿献血400毫升。
鲁斯兰亲眼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决定要留在中国,寻找发展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2019年,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面向全球招募人才,经过层层考核,他成为部门第一位外籍员工,负责对外宣传和国际合作,对接和服务全球投资者。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考察,称赞负责介绍相关情况的鲁斯兰为“中国通”。
鲁斯兰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研究所献血(2018年5月22日摄)。 新华社发
故事四:国礼汗血马
汗血马是享誉世界的优良马种,是土库曼斯坦民族的骄傲和荣耀。中国人民喜爱汗血马,将之誉为“天马”。早在2000多年前,天马就穿越古老的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中土建交以来,土方先后两次将汗血马作为国礼赠送中方,增进了两国人民感情。汗血马已经成为中土友谊的使者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见证。
——2014年5月12日,与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共同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世界汗血马协会特别大会暨中国马文化节主席会议时表示
【延伸阅读】
汗血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附近地区)见到一种良马,其耐力和速度惊人,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会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人称“汗血宝马”。
近年来,位于乌鲁木齐的汗血马基地陆续从中亚国家、俄罗斯等地引进了纯种汗血马。
在新疆古生态园汗血马基地,几名小朋友在导游的介绍下观察汗血马(2022年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故事五:《玛纳斯》
应热恩别科夫总统邀请,中国中央歌剧院将赴吉尔吉斯斯坦演出中文歌剧《玛纳斯》。这一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瑰宝再次大放异彩,奏响中吉传统友好的时代强音。
——2019年6月11日,在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发表题为《愿中吉友谊之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署名文章
【延伸阅读】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呈现了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领导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进行斗争的故事。玛纳斯的题材在中国新疆和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广为流传,是丝绸之路上传唱千年的宝贵文化遗产。
2018年6月7日,中央歌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玛纳斯》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故事六:“自己人”马文轩
30年来,我们相知相亲、互融互通。58对友好城市、每年数十万民众常来常往,传承着中国同中亚各国人民2000多年的友谊。在陕西支援抗击疫情的哈萨克斯坦小伙马文轩的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2022年1月25日,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 一起向未来》的重要讲话
【延伸阅读】
马文轩本名伊斯密尔·道罗夫,因从小受父辈影响,对中国特别是中医药抱有好感。2013年高中毕业后,马文轩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医药,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学习。
2021年底,西安突遭新冠疫情冲击,在读研究生的马文轩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同万千中国人一样踊跃投身抗疫斗争。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迅速引爆网络,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现在,已获得硕士学位的马文轩回到哈萨克斯坦开办诊所,致力于传播在中国学到的中医药知识,让中医药为哈萨克斯坦人民带去更多健康福祉。
2020年11月10日,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贾成文(中)在指导马文轩(右)进行拔罐。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故事七:带来光明的“别克医生”
30年来,中哈友好深入人心。哈萨克斯坦建有5所孔子学院,中国4所高校设立了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2所院校开设了哈萨克语专业,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感人故事被搬上荧幕,哈萨克斯坦眼科专家卡培拉别科夫24年如一日在中国黑龙江大庆眼科医院接诊近20万名中国眼疾患者。
——2022年9月13日,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的署名文章
【延伸阅读】
卡培拉别科夫是哈萨克斯坦国内出色的眼科医生,1998年作为专家受邀到中国黑龙江大庆眼科医院进行技术援助,目前已成为医院“元老级”外国专家。在大庆的25年间,他为农民普查义诊,为医务人员举办专题讲座,为小学生普及用眼卫生知识,走遍了黑龙江省的西部城乡。他实施的角膜放切术、视网膜血管接通术、后巩膜加固手术,在当时均属首例。因为医术出众,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别克医生”。
卡培拉别科夫还为医院与世界领先医疗水平接轨创造条件。他努力学习中文,已经可以和中国人无障碍交流。
卡培拉别科夫为患者检查双眼(2020年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记者:温馨
视觉 | 编辑:张舒宁、贾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