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信阳新闻 > 聚焦信阳 > 正文
杨明辉: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为家乡做点贡献
时间:2023-05-16 17:45:02    来源: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梁聪 通讯员 向宣垣 徐上杰

  “现在我一出家门就能工作,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得一份不错的收入,这是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谈到现在的生活,光山县仙居乡徐楼村一位脱贫村民这样说。

  这位村民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徐楼村返乡能人杨明辉。杨明辉是土生土长的徐楼村人。结束学业后,他选择外出打拼,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都留下过精彩的轨迹。杨明辉的父亲杨文虎在2009年创办了新民农业机械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随后,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杨文虎本人被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2013年,合作社被评定为国家级农机示范合作社。

  此时的合作社已不再是一家小型合作社,杨文虎也愈感力不从心,他迫切的需要帮手。这让杨明辉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变化。

  此后的两年多时间,杨明辉开始两线作战,一线是自己在外面的事业,另一线是家中合作社的诸多事宜。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杨明辉需要从两者之间做出取舍。

  2015年,杨明辉正式选择从一线城市返乡,担任合作社理事长。

  “起初没人看好他,但没想到他还真把事给干成了,大城市回来的就是不一样!”村里一位老人这样说。

  凭借着在大城市打拼积攒下的经验,杨明辉调整合作社内部结构,优化技术、资金、信息、人力等资源配置,合作社的新动能被激发了出来。  


  此外,他还站在产业链的角度上整合业务。其中最让人称赞的是建成了日产能150吨级的粮食烘干站。

  粮食安全责任重大,如果在收粮期遇到连续阴雨,则会出现粮食霉变的情况,粮食烘干站能解决这一问题。

  杨明辉所建的烘干机组是全县最大的烘干机组,除满足仙居乡使用外,还能辐射到周边北向店乡、孙铁铺镇等乡镇。该烘干机每年烘干小麦约3700吨,烘干水稻约5000吨,烘干其他粮食类包括玉米高粱大豆等约1000吨,不仅合作社挣了钱,还有效的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在杨明辉的带领下,一个传统农业合作社正向现代化合作社转型。  


  截止到目前,合作社资产总额达到161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7731万元,拥有大中型机械89台(套),小型机械128台套,其类型包括耕、种、植保、提灌、收获、加工六大类;建有2200平方米办公室、1200平方米农机库棚、1300平米的大型农机停放与维修保养车间、1300平方米粮仓等。合作社还带动了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庄的就业与增收,合作社社员数超过350人,惠及280多个家庭。合作社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杨明辉。这其中就包含乡政府和徐楼村“两委”。在徐楼村群众中,杨明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当时的徐楼村“两委”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村班子战斗力不强,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民怨声载道,被认定为“软弱涣散村”。但这没有让杨明辉退却,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反哺家乡、回报故土的想法。

  在乡政府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杨明辉2021年3月被村民推选为村委委员。当年7月,又被推选为副支书。随后,经乡党委研究,杨明辉在2022年3月接替老支书,成为徐楼村党支部负责人。

  虽然成为支部负责人刚满一年,但杨明辉接连干成了几件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为家乡人民做点贡献”的承诺。

  徐湾村杨堰村民组的滚水河水坝,由于年久失修,出现倒塌、损毁,无法有效蓄水,附近农田灌溉受到影响,困扰村民多年。杨明辉上任后,便决定修重新该水坝。随后他后多方奔走,终于跑成了水坝改造项目。 


  该水坝改造项目趁农闲时节施工,在今年3月春耕前竣工,改造后的水坝长120米,宽12米,恢复了引水蓄水的功能,有效保证了附件400余亩水稻田的灌溉。看到水哗哗地流向农田,昔日的的旱田变身“希望田”“致富田”,村民们打心底里高兴。

  从大城市回来的杨明辉深刻理解交通对一地发展的影响,上任之后的他十分关心村民出行问题。徐楼村在仙居北部边缘,虽然紧挨高速路口,却没有通公交车,村里的老人、孩子外出看病、读书都很不方便。为此,杨明辉与交通局等部门频繁沟通,让公交车开进了徐楼村,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进乡镇街道赶集和进县城的便利,此举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一系列的变化让了徐楼村的总体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昔日的“后进”村,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年3月,徐楼村顺利实现“软弱涣散村”摘帽。而此刻,距离杨明辉担任支部负责人时间仅一年。

  “现在村子不仅变美了,管理也更规范,还建立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有事通过网格员就能办理,村里大小事情大家也都愿意出一份力。”村民这样说。

  虽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徐楼村并未止步,杨明辉还在带领徐楼村走向更好的明天。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