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卫东区:三十载持续绿化 七千亩荒山“流金”
时间:2023-02-16 16:54:22 来源:
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朱江淼
2月9日,春寒料峭。卫东区东高皇街道上徐村村民心中火热,忙着把350棵银杏等树木栽在排前路和村中荒地。
“刚好下了一场雨,土壤墒好,树苗成活率高。”该村党委书记郭战广笑呵呵地说。
“郭书记,俺家蒸了素包子,你们都过来尝尝。”一位村民在植树现场喊道。
“不了不了,正忙着呢。”郭战广回应。
“郭书记人缘好、威望高,村民都很拥护他。”东高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龚飞说。
上徐村北面就是金牛山,属于伏牛山系,漫山遍野栽种的都是石榴树。
“1991年,我市进行山区小流域治理,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和村民一起开荒种树。当年开垦荒山2000余亩,经过考察,决定全部种植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栽培容易的石榴树。”郭战广回忆说。
石榴园最开始实行的是集体管理,1996年,村里决定把石榴园承包给个人,但村民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栽种的是硬籽石榴,市场效益不是很好,导致村民不愿接手,所以村里决定让村干部带头承包。”郭战广无奈地说。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8年。
郭战广2008年当选上徐村党委书记,而在此之前,他在村委员、村长的位置上摸爬滚打了18年。
郭战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郑州荥阳学习软籽石榴技术。“当地石榴每斤35元,我搞了半天价,以每斤30元的价格买了70个,差不多一个石榴10元。”郭战广对当时的事情记忆犹新。
从荥阳回来后,村委、街道党工委一起向卫东区政府汇报,得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拨付30万元用来提升石榴品质。
“我们先从荥阳购进了一批石榴树苗,一棵7元,共买了1万多棵,全部栽到了金牛山上。”郭战广说,有了树苗后,村里陆续对所有的石榴树进行了嫁接,石榴的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也渐渐打响了金牛山软籽石榴品牌。
“早期嫁接的村民收入都不错,当时软籽石榴一斤是30元,很多村民因此而致富。”郭战广说。
去年因为干旱,金牛山软籽石榴错过了最佳上市期,这让不少承包农户感到遗憾。“尽管比往年推迟了一个多月上市,错过了8月份的黄金销售期,但每亩地也能收入5000元以上。”该村承包大户赵坡说。乘着国家的好政策和卫东区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上徐村受益良多。
“区里这几年对北部山区投入很大,上山的道路全部打通了,赏花、采摘的市民逐年增多,农家乐因此而兴起,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了富裕路。”郭战广说。
上徐村的变化更是一日千里,村民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该村村集体收入主要来自厂区租赁,每年有几十万元,除了每年必须的困难群众补助、公益岗位工资开支外,全部用在了提升村容村貌上,栽树种花、安装路灯、整修排前路······整个村庄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持续增强。
该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目前正在兴建的平顶山电子半导体产业园就位于该村。“村里应该围绕产业园做文章,让更多的村民进厂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深度经营好金牛山,让北部山区真正成为城市的后花园,让村民尽享绿水青山带来的发展红利。”东高皇街道党工委委员董兵洁说。
经过30余年持续不断的补栽、更新、绿化,目前金牛山石榴园达7000亩。“村里准备依托金牛山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同时推动林下经济种植,让金牛山成为流金淌银的致富山。”郭战广对金牛山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