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教体局: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时间:2023-02-16 10:41:31 来源:
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罗合力 通讯员 闫占廷
近年来,宁陵县教育体育局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行城乡均衡、师德铸魂、文化传承和文明因子等“十项工程”,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推广德育作业、推选表彰“新时代好少年”等育人载体,努力提升县域教育发展水平,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争”活动,引领文明良好风尚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从2021年起,宁陵县教育体育局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县城使者、争做文明家庭先锋、争做文明校园模范”活动(简称“三争”活动)。
为助力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宁陵县中小学相继开展了“争做文明县城小使者”主题系列之“我是文明宣传员”、“我是一名小交警”“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活动。学生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有的拿着扫帚清扫卫生,有的当起了文明劝导员……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行为,逐步形成崇尚文明、追求文明和建设文明的良好风尚。
为发挥文明的引领作用,各学校纷纷开展了“争做文明家庭先锋”主题系列活动:“我是父母的小助手”“文明驻我家”“我为家长讲堂文明课”等活动,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了一个家庭,影响了一个社区”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各学校多措并举,开展了“争做文明校园模范”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年终举行“新时代好少年”评比,通过选树身边榜样,让学生行有楷模、追有目标。
随着“三争”活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了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人格。文明之花绽放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文明言行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传统文化,浸润孩子幼小心灵
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为了让“中华文明符号”从小根植于孩子的心灵,刻进每个学生的骨子里,宁陵县教育体育局进一步全面推行“书法、国学”进校园。诵读经典诗文,争做美德少年;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广泛开展“品国粹精华,扬传统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打造特色书香校园,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在推行“书法、国学”进校园活动中,要求全县中小学生每人每期书法临帖练习1—2本,课外优秀诗文背诵30篇(段)。书法练习要求“三同步”:书法字帖与语文教材同步、学生书法描红与教学进度同步;学生书写练习与语文教师指导同步。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以新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为准。
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飘溢宁陵。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孩子从优秀的古诗文中发现美好、汲取力量,教育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支撑青少年的“脊梁”。
德育作业,培养学生知行合一
如何有效延伸德育教育,如何寻找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交汇点?寒暑假期间,宁陵县教育体育局除了积极倡导学生坚持练习书法、诵读经典外,还给学生布置一项德育作业。各学校各班级每周安排一个德育作业主题,从“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红色教育”中选择,确定主题后,明确具体作业任务,比如礼赞祖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记住父母生日,帮助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言行举止有礼貌……学生德育作业认真完成后,要求以照片、视频形式或者日记、周记形式呈现。
立德树人常抓不懈,家校共育方得始终。在宁陵县,假期德育作业成为了中小学学生的假期必修课,把过去抽象的、空洞的、大水漫灌式的说教,变成了具体的、生动的、精准滴灌式的教育,特别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互动,倡导育德于心,成德于行,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如今全县中小学生懂感恩、讲文明、爱劳动蔚然成风。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