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门峡湖滨区:黄河行洪道惊现若水源度假村
村民质疑:地方政府或刻意保护,黄河行洪受阻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洪
“三门峡库区的黄河河道内正大兴土木建豪华度假村!”近日,三门峡的许多读者向记者反映,称一家名为“三门峡市若水源黄河文化生态”的公司在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大安渡口西兴建豪华度假村,影响黄河行洪。当地村民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均无结果,度假村主体工程已封顶,准备进入装修阶段。村民质疑:三门峡市湖滨区政府和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政府在刻意保护度假村的违法行为。
黄河行洪道内建起度假村
“若水源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度假村”是2012年12月开始兴建的,计划投资7600万元,一期投资3600万元,是集餐饮、娱乐、休闲、垂钓于一体的豪华度假村,度假村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100万元,利税760万元。度假村主体为三层工字形建筑,该建筑离黄河行洪主道不足几十米的地方,旁边则是绿草和杨树,在黄河河滩上十分显眼。
大安村一位50多岁的村民告诉记者,当初施工单位在此平整土地的时候,大家也有过质疑,有人说是修建防汛物资仓库,有人说是建鱼塘,没想到仓库没见到,倒是建起了气派的度假村。“我们在河滩上种点菜都不允许,说是影响防汛,这么大的度假村就不影响啦?”附近居民气愤地诘问。
地方政府涉嫌刻意保护
度假村是如何建在行洪河道里的呢?附近村民反应,2012年12月5日,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政府批复了这家公司的养殖用地申请。申请的单位是若水源度假村,显示的审批面积为70亩,涉及水产养殖、特色养殖、蔬菜种植、果木种植及配套设施。
在“养殖用地审批表”上,有高庙乡大安村村民代表的签字、有高庙乡大安村村委的同意意见以及高庙乡政府的同意批复。
按照正常的养殖审批是合规的。但是,“若水源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度假村”在施工中却偷梁换柱,只注重度假村建设,并没有搞养殖、种植项目。曾有村民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却一直得不到处理。
附近村民告诉记者,在黄河行洪道内建度假村肯定是不允许的,他们能够堂而皇之地建造豪华的度假村,说明三门峡市湖滨区以及湖滨区高庙乡政府在保护他们,起码是监管不到位。
度假村应在规定时间内拆除
既然度假村影响了正常行洪,就必须拆除,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其中《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第三十五、三十六条规定:对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阻水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黄河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清障计划和实施方案,由防汛指挥部责令设障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部组织强行清除,并由设障者负担全部清障费用。对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生产堤、渠道、道路、片林和其他有碍行洪的设施,及在河道工程管理范围内已建成的房屋、水井、沟渠、坟墓、鱼塘、砖窑等,由黄河河道主管机关根据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提出处理意见,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责成原建单位或个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改建或者拆除。
也就是说“若水源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度假村”违背了《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当地村民强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