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经济网讯】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政府对股市绝不会坐视不管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答新华社记者问时称:要把稳定市
问:如何看待近一个时期的股市波动?
答:股票市场有波动是必然现象,但近几个月来,我国股市出现了异常波动,经历了快速上涨和下跌的变化过程。面对这种局面,各有关方面统一行动,协同配合,迅速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维护股市稳定,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市场交易基本正常,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问:如何理解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答: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估值中枢明显下移。至9月2日,与前期高点相比,上证综指市盈率已由25倍下降到15.6倍。深证综指市盈率已由70.1倍下降到37.3倍。
二是杠杆融资风险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场外配资得到清理整顿,其中,配资数额最多的恒生电子、铭创、同花顺三个系统因违法违规已被关闭停业。证券公司场内融资余额大幅下降。
三是助涨助跌的规制性因素得到有效抑制。通过提高保证金、限制开仓数量等措施,股指期货交易过度投机已基本得到遏制。
四是投资者流动性状况良好。
问:证监会在维护股市稳定上有何打算?
答: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把稳定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把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但在股市发生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及时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股市。前一阶段,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入市购买股票,对于维护股市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抓紧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经验,研究市场顶层设计,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完善市场结构,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实施鼓励长期投资政策。
第二,有序推进市场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取向,积极稳妥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规范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股份转售制度,推进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建设。
第三,弥补监管漏洞,完善市场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方案,严格管理和限制程序化交易,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规范股票融资业务。
第四,夯实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据整合与共享,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和跨市场实时监控体系。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