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巧手“秀”出精彩人生
时间:2022-06-14 16:47:58 来源:
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孔凡哲 通讯员 王为峰
10多年前,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高位截瘫的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勤劳的双手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致富女强人。她就是台前县打渔陈镇李文彩村的闫福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今年43岁的闫福玲,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小学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她放弃了上初中的念头,在家里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饭、洗衣、薅草、喂猪……样样在行,成了人见人夸的懂事姑娘。
结婚后,闫福玲和老实巴交的丈夫过着省吃俭用、相夫教子的生活。地里产的粮食、自家院里种菜够吃的,丈夫平常打零工挣点钱解决了日常花销,夫妻恩爱、孝老爱幼,虽说生活有点拮据,小日子倒也过得开开心心。
车祸发生后,闫福玲一时陷入绝望。她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更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样子。
“腿不行了,还有双手,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生活的希望。”县里的扶贫政策春风唤醒了闫福玲的新希望,尤其那段时间,电视上、手机上经常播放残疾人励志创业的故事,县残联也经常来人帮忙联系手工活,让闫福玲慢慢地打开心扉。她发誓要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坚决不做家庭里的“累赘”。
功夫不负有心人。闫福玲每天都通过手机上网,了解家庭手工艺方面的信息,几经曲折,和山东潍坊等地的几家手工艺加工厂建立了联系,签订了代加工合同。
说干就干。闫福玲求亲告友,筹措到一笔不菲资金,购置了缝纫机等设备,把自家房子腾出来简单装修一下,购进原料,村里的众姐妹都来帮忙,办起了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点。
万事开头难。串链、缝玩具等,样样都需要技术,一样做不好,赔钱不说,还失去客户。每逢接到订单,闫福玲昼夜研究,经常通宵达旦,学透了就自己先制作,然后手把手交给村里的众姐妹。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凡有新订单,闫福玲一看就会,做出的产品质量都顺利过关,销往国外,订单供不应求。
由于创业就业点太小,容不下那么多人,闫福玲就把创业就业点作为培训基地,手把手交会大家,然后带回各自家里去做,此举带动李文彩村及周边村50多名中老年妇女就业,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巧媳妇”。
麦收期间,闫福玲创业就业点仍一派繁忙。坐在县残联发放的电动轮椅上,闫福玲如百灵鸟似的自如穿梭在自己创办的创业就业点,指导众姐妹们如何做出精致的儿童玩具,她爽朗的笑声、乐观的心态,感染者现场的每一个人。
“孩子成家立业啦,也没啥负担了,我想放开手大干一场,让中老年人都能家门口挣收入,为乡村振兴出把力。”闫福玲自信地说。
“闫福玲身残志不残,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努力生活,拼出一片新天地,树起了人生‘逆袭’的新标杆,激励了大家奋发图强,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新的精神力量。”县残联理事长刘德宝如是说。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