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新闻 > 正文
郑州:持续推动重点民生实事 稳稳托起百姓幸福
时间:2022-08-29 11:43:59    来源: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

  计划投入使用中小学(小学、初中)90所、已建成11家托育指导中心、更新健身路径300条,建设智能驿站40个……8月27日,郑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教体文卫医疗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重点民生实事最新推进情况。

  未来三年郑州将新增中小学学位12.6万个

  教育是民生之基。2022年,全市公办幼儿园新增76所,增加学位20880个,其中市区增加5500个学位;小学投入使用22所,增加学位31815个,其中市区增加学位25110个,已实现全部招生;初中投入使用10所,增加学位16350个,其中市区增加13650个学位,已实现全部招生;市属高中投入使用10所,增加学位20500个,已按当年招生计划实现招生。今年,郑州市将再开工建设10所高中阶段学校。20所高中阶段学校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老校区将用于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新增1040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将有效缓解区域内入学压力。

  未来三年,郑州市将计划投入使用中小学(小学、初中)90所,提供学位12.6万个;投入使用高中14所,其中市属学校10所,县(市)4所(新郑2所,中牟2所),全部投入使用并满额招生可增加学位3.7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48所,新增学位17.2万个。

  提升三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能力

  卫生健康是重大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福祉。

  郑州在全市所有县(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6个县(市)建成医共体7家,全部挂牌运行,市级统筹、市县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96.6%。

  2022年,郑州市把提升三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能力项目列入市民生实事,在全市建设17家托育指导中心、100家每家托位不少于50个的街道普惠托育中心、50家每家托位不少于30个的乡镇普惠托育中心。

  目前,全市已建成11家托育指导中心、19家街道普惠托育中心,74家普惠托育中心已开工建设,完成全年任务的62.3%。

  104.36万人次享受门诊共济待遇

  医疗保障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作。

  2022年,郑州市通过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参保职工普通门诊费用纳入保障范围,补齐了制度短板,形成了个人账户、门诊统筹和慢特病“三位一体”的门诊待遇保障体系,提升了保障水平,稳固了待遇预期。

  该机制从7月1日实施以来,全市共有104.36万人次享受门诊共济待遇,医保基金支付1.21亿元,报销比例超过59%,有力地减轻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今年以来,共落实国家、省组织的药品采购6批次181个品种,医用耗材4批次15类,挤出了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切实还利于民。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报销:新增74种谈判药品,将新冠治疗药物阿兹夫定片纳入报销范围,现行门诊特定药品数量达到168种;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新增申报中药制剂870种。

  计划10月初开展第四季文旅消费活动

  下半年,郑州市文旅部门将继续组织开展“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惠民演出活动,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确保11月底前安全、顺利、高质量完成全年1200场演出任务。

  2022年下半年,郑州市文旅部门将推出“启源故事会”、“这里是河南”、中小学生走进图书馆等主题阅读推广活动,让市民群众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爱上阅读,营造“书香郑州”的文化氛围。还将举办郑州市刻制印章技能竞赛、第二届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2022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集市、豫见美好2022汉服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真正让非遗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推进新增400块体育场地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逐年增加,“补短板”成效不断显现。更新健身路径300条,建设智能驿站40个,更新、新建社区健身活动中心20个,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截至目前,20个社区健身活动中心器材已全部安装完成,即将对市民开放。此外,今年还要在主城区及各区县(市)、开发区推进400块体育场地建设工作,补齐“15分钟健身圈”和体育事业短板,有效缓解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难题,进一步提升全市公共体育服务质量。

  今年,郑州市围绕“2022郑州市黄河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22郑州市百项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2022郑州市快乐家庭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三大系列及“喜迎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两大主题,全市共开展郑州市“弘扬冬奥精神,共赴冰雪之约”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等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36项次。

编辑:晏语悦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0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