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红
【中原经济网讯】婚恋网站,本该是充满希望和甜蜜爱情的乐园,也是为人造福的人性化产业。如今,这里却充斥着精心设计的骗局。不少市民更是质疑:婚恋网站、猎婚机构又有几成公益,几成功利?挂着“甜蜜”招牌的猎婚机构到底是如何运营的?其提供的信息有几分真实?体验者有怎样的反馈?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多家猎婚机构及其会员。
猎头助“脱光” 相亲成娱乐活动
“快成必修课了,几乎每周都有相亲活动。”李女士,今年27岁,是某猎婚机构的会员。她告诉记者,为了尽快“脱光”,2014年11月和闺蜜一起注册了某婚恋网站的会员,大半年时间,光是各种相亲会就参加了10多场。“就像没事逛商场买衣服,也没报什么必买的希望,就是走走看看。”
“参加的次数多了就会明白,与其说是相亲,不如说是娱乐活动。”网友“七夕相会”发帖称,娱乐的成分远远大于相亲,而且多是赞助商在插广告。人多时像赶庙会,只能看别人表演;人少时又监视得很严,根本不让深入了解对方。对于婚恋网站、猎婚机构举办的各种相亲大会,不少网友的评判是:仅供娱乐!
随后,记者打开一家名为“爱来坞”的婚恋网站。在活动专区,记者看到活动类别分为室内派对、企业联谊、高端活动、沙龙讲座等多个板块,每个板块对参与的人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少则一二十人,多则几百甚至上千人。例如一个名为“下班谈恋爱”的单身青年精品派对,限定人数为20人,而“全城热恋”单身职工寻爱之旅活动,人数限制为3000人。
对此,李女士的解释是:人少的活动是会员一对一相亲,一般成本较高,要会员自己埋单;人多的只能看主办机构的会员在台上表演。“发小广告、登记信息的时间比大家自由交流的时间都长。”
VIP会员定制 高价落个“镜花水月”
尽管越来越多的婚恋网站出现,参与其中的大龄单身男女也不少,但真正从中获益的又有多少?记者采访了解到,置身其中的会员多是满腹牢骚:“网站作为红娘在牵线的过程中,也只是唯利是图。”
“去年参加了一次在郑州东区举办的相亲大会,大家只能互相看脸,现场不准互留联系方式。每个人都有编号,如果有满意的只能找猎头公司买资料、联系方式。”市民刘女士给记者抱怨道,相亲会的感觉像买东西,自己的资料登记在婚恋公司,他们却标价出售,根本不是诚心为有情人牵线。
对于郑州百合婚恋有限公司的VIP会员孟先生来说,更是一步步跌入“圈套”。“第一次交了几百块钱成为会员,后来升级VIP,一年5000多元。”孟先生告诉记者,一名自称婚恋顾问的老师承诺只要成为他们的会员,就能报名参加他们所有的相亲活动,后来才知道只有成为VIP,才能不受限制地拿到其他会员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