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省选树命名30位中原大工匠
时间:2019-12-30 14:50:12 来源:
中原经济网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徐静 见习记者 李媛媛)2019年12月30日,第三届中原大工匠暨2019年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选树命名会议在河南省工会召开。会上,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命名刘新安等30名同志为第三届 “中原大工匠”,并奖励每人2万元。此外,会上还命名了50个创新工作室为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分别给予5万元专项补助资金。
据了解,我省是全国工会系统最早出台了《中原大工匠选树管理办法》的,今年又对该办法作了修订,将中原大工匠选树数量确定为每年30名,奖励标准由1万元提高到2万元。同时对市县及行业大工匠评选予以规范,对加大工匠人才的激励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还修订了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将经费补贴由1万元提高到5万元。
每届评选,省总工会、省人社厅以及各级工会组织、人社部门都高度重视,制定工作专案,成立工作机构,完善相关措施,确保评审程序严密、过程公开公正。刚刚进行的第三届中原大工匠评选,评委会就很好地坚持了质量第一、行业精英、优中选优的原则,严格评选标准和评选条件,对基层推荐的近百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和数据比对,遴选出58名进入现场展示环节,最终票决筛选出30名候选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选树同样如此,并在省级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从行业分布看,今年评出的30名中原大工匠分布在制造、钢铁、纺织、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烟草、白酒、农业种植等行业以及汴绣、汝瓷、豫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从人员结构看,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2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1名,中原技能大奖5人,中央企业首席技能大师、技能专家9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
选树的中原大工匠,业绩成效突出,具有引领性。仅从最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来看,30名中原大工匠共实施创新课题737项,取得技术创新成果760项,获得国家专利951项,总结先进操作法54项,创造经济效益16.3亿元。50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共实施创新课题1637项,取得创新成果1408项,获得专利380项,师带徒2816人,带动8496名职工提升技能等级,创造经济效益22.3亿元。由此放大到全省工会对万名工匠的选树培养、2000多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打造,随着他们的示范带动力充分释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水平提升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当前,我省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在实体经济上,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在制造业,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承担者。广大技术工人身处生产制造领域的第一线,是革新攻关、创新创效的排头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实现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总工会主席王保存说。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