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线上援助渠道 为疫情防控注入“心”力量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杨佳月
“您好!我们是心理援助热线,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1月11日,郑州市馨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高春彩接起电话静静聆听,并安抚对方的焦虑情绪。
“我女儿今年八岁了,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感特别差,孩子感到害怕、恐慌……”电话那头,一位年轻妈妈的语速越来越快,还不时传来孩子的哭闹声。
高春彩耐心地听着来电者倾诉,并与孩子进行简单互动,让孩子通过心理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引导、帮助孩子释放情绪压力……
抗击疫情,“心理防疫”是另一个重要战场。疫情防控期间,长时间封控给部分群众带来了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对此,郑州市妇联立刻启动“五疏五安·安心彩虹”心理援助机制,高春彩等一批心理咨询师积极加入“心理防疫”这个特殊的战场,通过一条条心理热线成为倾听者、疏导者,共同打赢抗疫“心理战”。
“我们团队28人24小时为大家提供服务,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一些隔离区的居民难免会有心理恐慌与焦虑、抑郁等问题,所以我们不论什么来电、哪方面诉求,都会耐心倾听,帮助来电者疏泄不良情绪。”高春彩说,“电话另一头的陌生人那么信任我们,并向我们说出心里话,我们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负信任,更好地为大家服务、鼓气加油。”
倾听、安抚、共情,是这场抗疫心理援助用到最多的专业技术,心理援助热线及援助团志愿者以自己的方式在第一时间给疫情中受伤的心灵做一个“紧急包扎”。
“手中的电话就是我的战‘疫’武器。”高春彩说,求助者倾诉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多接一个电话,就会多给群众一份希望,即使有些问题她们解决不了,但会更多地去换位思考,去理解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重面前手足无措的心理和生活被迫“拐弯”与“暂停”时内心的愠怒。
凌晨1时,高春彩还在岗位上整理案例信息。连日来,她们不辞辛苦,因说话太多,不少志愿者的嗓子不知何时已经沙哑,但只要有受访者的电话打来,哪怕是半夜都立马接听,坚守在岗位上。
高春彩告诉记者:“‘7·20’以来,我们志愿者经航空港区妇联协调已经三次来到疫情专班工作组开展心理援助工作,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别人,真的很开心。我想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每个战‘疫’工作者都怀着必胜的信心,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此外,记者了解到,郑州市妇联还建立心理健康跟踪帮扶机制,引导电话求助者、需要疏导与情感支持的市民群众加入市妇联“安心彩虹”心理援助微信群,传授缓解压力的经验做法,在群内发布帮助进行心理建设的短视频,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一句句温暖的安慰语、一条条感人的视频,不仅是高春彩,还有从各地赶来的志愿者、自告奋勇等待被召唤的党员、顶着寒冬坚守岗位的一线医护人员……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用自己的行动坚强守护,共渡难关,这个寒冬因为有他们不再冷。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