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让家乡“石泉”十美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孔凡哲 焦飒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乡村全面振兴”这几个字对毛献新来说并不陌生,按他的讲述,“十全十美就是我们村现在的模样,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促进农民增收是俺村这几年正在做的,也是要继续做的事。”
毛献新是新安县石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直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我们村原来叫石龙泉村,北距黄河约两公里,从山上流下的龙泉水清澈甘甜,长年不断。”3月8日,毛献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几年前,泉水流量很大,离老远就能听到流水声,全村1000多口人吃水全靠它。
石泉村的泉水和周边沟沟壑壑里的细流汇成畛河,向北流入滚滚黄河主干流。
据了解,石泉村共有1112人、2050亩地。村中地势起伏大,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村,林地多、耕地少、路难走,发展产业难。
“以前,村民以种地为生,一年下来也就千把块钱收入。到后来,村里的耕地有将近三分之二闲置。”毛献新说。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这给石泉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安县县域总体发展思路下,石泉村被列入大河田园文旅融合经济示范带。
“这里是‘大河田园’的一部分。”毛献新介绍,“大河田园”是新安县沿黄河开发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石泉村就在其核心地带。依托这个项目,石泉村搞起了乡村旅游,并以土地、山林入股村集体,发展鲜桃、李子、樱桃等产业,乡村旅游形成了良性产业链,带动了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村庄房屋白净整洁,道路宽敞,迎春花开,游客如织,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石泉村也从一个后进村发展成一个文明村、先进村、明星村。
石泉村的蝶变是我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我们村有了很大的改观,村里看着样样都美。”毛献新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在人才、资金等方面,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力度,让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更强大,让流向农村的资金活水更顺畅。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好生态。毛献新满怀信心地说,石泉村的1800多亩国家储备林不仅让村子绿意盎然,与“大河田园”相得益彰,还为村里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下一步,我们打算利用这些林地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增收。同时,发展窑洞宾馆等乡村游项目,让老百姓增收,走共同富裕道路。”毛献新说。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