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货”变金银 致富路更宽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杨佳月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4日,靠种植“怀姜”出名的沁阳市山王庄镇村民正在紧张地播种生姜,起垄、播种、覆膜……田野里活跃着农机和农民忙碌的身影,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图。在这群忙碌的身影中,年仅28岁的王庄镇马庄村村“两委”委员郜姚姚显得格外风风火火。
据了解,2017年大学毕业后,郜姚姚参加了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后便一心想回家乡发展,开启返乡创业之路,并于2021年当选山王庄镇马庄村村“两委”委员。
记者在位于王庄镇的晶品农庄见到郜姚姚时,她正在地里忙着组织村民整理土地:“大娘,您这动作麻利,来年一定大丰收,有啥需要一定联系我……”
郜姚姚说:“我们家乡作为‘四大怀药’和‘怀府三辣’的原产地,农业资源优势非常突出,可当地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特色农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我想为家乡做点事,考察学习后便创办了晶品农庄,从事山王庄姜、怀郎山药、脱毒红薯的特色农业种植,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家乡的优质农产品。”
新农人、新思路,在创业的道路上,郜姚姚始终坚持以农为业、以农为乐、以农为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发展农产品生态种植和特色加工,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农艺相结合。在宣传上,她拍视频、开网店、做直播……逐渐成长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典范,先后获得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优秀奖、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分赛区银奖等荣誉。
“广袤乡村需要注入新活力,传统农业需要重新焕发生机。”郜姚姚说,“虽说创业之初困难重重,但好在村里积极联系专家,帮我解决了众多难题。同时,我也经常出去考察,学习种植技术、借鉴优秀同行的生产管理经验,这才一步步攻克难题,找到适合自身的种植模式。”
创业成功后,身为党员的郜姚姚依旧牢记自身使命,“帮一人就业,暖一个家庭”成了她的口头禅。闲时,她经常主动帮扶村里的群众和周边村子的困难农民,将自己的致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如今,晶品农庄的经营面积已达120余亩,采用“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运用生态种植技艺提高产品质量。2021年,该农庄销售收入80余万元,带动20余户脱贫户发展特色种植并实现增收。
有知识、有技术、有情怀……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像郜姚姚一样的新农人。他们钟情于土地,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新的元素和能量,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成为托起新农业的生力军。
“晶品农庄虽发展得红火,但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今后,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农庄,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多赢,引导更多人抱团增收致富,在富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谈及未来,郜姚姚眼神中充满期待。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