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新闻 > 正文
既能战备又能应急 河南推进疏散避难场所一体化多功能建设
时间:2022-07-06 15:47:57    来源: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杨佳月

  “硬核”演练,提升应急水平,未雨绸缪,守护百姓平安。7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进人民防空应急应战服务一体化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河南推进人民防空应急应战服务一体化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据省人防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霞介绍,截至目前,河南各级人防部门组织或参与防汛抗灾疏散演练23场次,参演单位158个,参演人员6800余人,参演装备410余台、器具5300余件。

  同时,省人防办积极推进疏散避难场所融合建设。推动居民避难疏散场所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满足防空防灾双重需要。截至目前,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人防办,已完成城市建成区内疏散避难场所升级改造并且挂牌的有42处,正在升级改造的有58处。

  此外,省人防办将已建成的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到人防疏散避难体系,在确保平时避难避险的基础上,增加战时防空的疏散掩蔽功能,满足防空防灾、应急避难、疏散掩蔽需要。鼓励全省各级人防部门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公共人防工程等,与应急、地震、民政等部门在人口避难、人员疏散安置方面,统筹考虑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相融合,避免重复建设,使其成为既能战备、又能应急的一体化多功能场所。

  “为推进避险工程建设,省人防办将应急部门已建成的Ⅰ类、Ⅱ类应急避难避险场所纳入到人防疏散避难体系中来,将已建在建的人防疏散避难场所,增加防汛防灾疏散功能,满足应急应战、防汛抗灾疏散需要。全省城市建成区内有222处人防疏散避难场所可以为民众提供紧急情况下疏散避难服务,平时可以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省人防办指挥与应急协调处处长王九彤说。

  下一步,省人防办将主动与省大数据管理局对接,把人防疏散掩蔽场所位置信息放在互联网上,市民可以通过“豫事办”查询使用。

  此外,为加快推进人防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省人防办通过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防工程开发,优化以物资储备功能为主的人防工程功能结构,战时、急时、平时都可作为物资储存、转运、分发场所。按照省委“项目为王”要求,建立了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防工程开发“三个一批”项目库,共包含项目80余个,总投资额约158亿元,其中吸引社会资金约110亿元,占比70%。

  省人防办工程管理处处长曹裕军表示,人防工程用于避暑纳凉、地下交通、停车、商业服务等已经成熟,目前我省正在试点推动人防工程平时功能向充电桩安装、社区微菜场、生活便利店、医药店、快递站点等方面拓展。

编辑:晏语悦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0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