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首席记者 焦飒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在河南大地的发展轴上,过去十年是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的十年,也是河南“幸福底色”不断擦亮的十年。
足不出户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直播课促进教育公平、技能培训促就业助增收……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暖心成就,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让“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让“民生”二字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耀眼的亮点。
变“养老”为“享老”
什么是幸福?千万人有千万种答案。
对于82岁的谢瑞清老人而言,幸福就是生活上稳定,精神上充实,在家门口可以快乐养老,足不出户就能“有求必应”。
“别看这个按键小,轻轻一按,能解决所有难题。”家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西大街街道平等街社区的谢瑞清指着家里的“一键呼叫”系统连连称赞,“多亏了社区的智慧养老,安装‘一键呼叫’系统后,可以通过系统求助,就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在谢瑞清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一键呼叫”是该社区推出的居家智能养老设备,与日间照料中心系统实时连接,可以解决老人家中就餐、电器维修、医疗护理等各类问题。
已经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河南,65岁及以上人口138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99%。养老,成为河南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迈过的“坎儿”。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每个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河南围绕“养得了”,大力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1.6万个,拥有养老床位53万张、比2012年翻了一番。我省围绕“养得好”,积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建成17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服务1410万老年人,老人可以通过“一键下单”,定制个性化服务,足不出户享受到有品质的养老服务。建成运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5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894个,分别占全省街道和社区总数的82.2%和93.5%,把日间照料、临时托管等多样化养老服务送到了家门口。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起点。提及教育公平,农村小学最有发言权。
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城村小学经历了从仅有3名学生面临撤点并校到现如今100多名学生的嬗变。
记者了解到,拥有3400多口人的大营镇城村,由于离县城较近,当地群众都把孩子送到县直学校上学,城村小学生源骤减,学校教育相对比较落后。
2018年春,该小学把原有的课表和“美丽乡村公益大课表”进行了融合,大胆引入10节网络课,借助优质资源开展双师课堂。
借助网络直播课,让农村孩子与千里之外的班级同上一节课,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为农村孩子打开了认识和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
优秀教师在线上当网课老师,任课教师在线下当助学老师。“通过网络直播课,也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学习观摩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该小学校长杜娟丽说,不少老师在市、区的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教学质量高了,当地的家长也愿意把孩子送来上学了,生源一年比一年多。”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围绕健全“三通两平台”、推进“三全两高一大”两条主线,持续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全省中小学校实现百兆互联网全接入,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达到99%;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逐步完善,在扩大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省持续在学前教育的普及上下功夫,十年来新增幼儿园1.4万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218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8%,比2012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让“好就业”变“就好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政策准不准、就业服务好不好,百姓说了算。
“多亏了现在的好政策。”9月26日,在开封百帮喜悦月子会所,护理人员王俊人一边给婴儿拍嗝,一边忍不住地赞道,“毕业后没有更好的就业机会,现在社会上也急需一些母婴护理人才,考虑后参加了开封市组织的技能培训班。”
经过培训,王俊人掌握了母婴护理技能,也取得了中医催乳专项能力证书。
“得益于开封开展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我通过免费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不仅不用担心就业,收入也非常可观。”王俊人说,“现在我月入过万,在我们地市这边收入都算高的。”
除了开封,全省各地都在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提高就业人员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我们村前段时间才开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家政服务培训班,专门请的家政高级讲师来村里教的。”灵宝市焦村镇的姬梅梅说,“以前想学育婴、家政技能的话,自己报班得花几千块。现在,免费技能培训班直接开到家门口。”
而这只是河南通过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助力增收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河南劳动适龄人口有5700万,这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何让群众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是河南历年来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河南聚焦“一青壮”推进技能河南建设,通过抓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每年开展技能培训超过300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超过1300万人。同时,通过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去年底,中职、高职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150.7万人、137.8万人,均居全国第一位,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越来越多的劳动适龄人口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打开了成才成功的大门。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南将聚焦发展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快构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着眼“一老一小一青壮”,加大健康照护、医疗照护等职业培训力度。
放眼中原,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如花般在百姓心中绽放,经历了十年的风雨洗礼,河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上向百姓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如今,河南的民生事业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以稳健的步伐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