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新乡: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让“新乡常新”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杨佳月
这十年,新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人均GDP连破3万元、4万元、5万元大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10月8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新乡专场),重点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十年来 新乡GDP跨越2000亿、3000亿两个台阶
发布会上,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介绍,今天的新乡,以创新为魂,催生创造之力,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疫苗,全国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第一平锂电池隔膜材料、第一块可充电电池均诞生于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等一块块金字招牌,助力新乡“新新”向荣。
这十年,新乡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人均GDP连破3万元、4万元、5万元大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特别是去年以来,新乡提出“十四五”末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在全省位次“进五争四”的奋斗目标,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居全省第5位,较去年同期前移9个位次;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1,9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为我省发展大局作出了新乡贡献。
十年来 拥有各类研发平台1480家 为2012年的7.4倍
李卫东介绍,新乡之新、源于创新。“我们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驻新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搭平台、强主体、优生态,成功创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顺利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各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全力做大创新平台,深入实施研发平台体系锻造工程,全市各类研发平台达1480家,是2012年的7.4倍,省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数量均居全省第2位,神农种业实验室总部搬迁入驻并投入使用,平原实验室加快筹建,正在全力支持河师大争创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
着力做强创新主体,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42家,较2012年翻了3番,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65家,增长241.9%。华兰生物建成全国首家人用疫苗企业端P3实验室;新飞制冷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86℃民用深低温冰箱,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十年来 打造千亿集群 “新乡制造”加速迈向“新乡智造”
“这十年,我们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乡制造加快迈向‘新乡智造’。”李卫东说,新乡的根基在工业、家底在制造业,新乡市着力打造千亿集群,以开发区和专业园区为载体,延链补链强链,抓好退城入园,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着力打造装备制造2000亿级和食品制造、生物与新医药、轻纺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体制机制,组建数智谷公司,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成功研发省内首台(套)“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全力打造数智科创高地和数字产业集聚区。
“我们抢滩占先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氢能和储能产业。”李卫东说,如今,我们建成全省首个氢燃料电池工程研究中心、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堆生产线,初步形成从制氢、储氢、加氢装备到氢燃料电池生产的产业链,首批115辆氢燃料电池车正在陆续交付使用,着力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建设氢能产业高地。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