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暑假免门票具有三重利好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继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暑期面向学生开展免门票活动的175家景区名单之后,据不完全统计,连日来,包括鼓浪屿、武夷山、华山等全国多家知名景区也面向全国游客推出免门票政策。
在特殊时期推出免门票政策,本来不是新鲜事,但这一次,全国各地景区集体亮相,齐齐推出免门票政策,其中还不乏众多知名景区,笔者认为,这一不同以往的举动,蕴含深刻背景,释放鲜明信号,其三重利好值得我们大力点赞和关注。
其一,景区暑假免门票的背后,是政府部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是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有力彰显。前段时间,河南明确全省师生暑假可在省内有序流动。消息一出,坊间沸腾。文化和旅游部门第一时间跟进,及时制订政策,发布175家景区免费名单。以“学生游”牵引“河南人游河南”方式,全力满足学生和家长暑假出行旅游需求。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这无疑是政府为人民群众送上的“暑假大礼包”,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坚定姿态和良好作为。
其二,主动作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众所周知,受疫情影响,国内旅游市场遭到严重冲击,全面陷入低迷困境。如今,在疫情形势企稳的背景之下,各大景区以开门揖客之姿,煌煌方阵之势,纷纷推出暑假免门票政策,这不仅是疫情防控从“严格管控”向“疏堵结合”的迈进,是政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给予人民群众的一种幸福加码,更有利于释放文旅消费活力,为打好文旅市场复苏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其三,最值得一提的是,暑假免门票可以视作广大景区逐步告别“门票经济”、推进自身转型升级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契机。长期以来,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现象饱受社会和业内人士诟病。在转型升级的高层次旅游需求之下,景区摒弃“门票经济”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借助“暑假免门票”之机,景区不仅可以树立良好形象,赢得公众口碑,而且还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探索尝试,以此积累好经验、好做法,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拔得头筹,抢占先机。
一项良政,三重利好。期待景区暑假免门票这一“小切口”能够释放“大效应”,让人民群众、广大景区及旅游市场都能够从中获益,共建市场复苏的强大信心,共治转型升级的难点堵点,共享时代发展的丰硕成果。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