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挂念的“关键小事”丨让百姓居住更舒适
时间:2022-08-24 16:47:08 来源: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百姓安居,多次深入社区巷陌,听民声,察民意,躬身推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22年8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考察时,同社区居民群众亲切交流。

↑2019年2月1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32号院,高兴地拿起一幅“福”字,亲自贴到门上,给这里的老街坊们拜年。
保护一条巷、珍视一座城,有一方屋宇可以安居,有一片“乡愁”植根记忆。老百姓的“安居梦”正在变成日新月异的现实。
↑拼版照片:上图为改造前的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达智桥胡同(2015年5月28日摄);下图为面貌一新的达智桥胡同(2022年7月30日摄)。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居民范东山在自家的四合院里清理积雪(2022年1月25日摄)。平遥县对古城内私有产权居住性质的传统民居出台了保护修缮补助办法,范东山是第一位享受到该政策补贴的居民。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周边道路的面貌进行了改造和更新(2021年10月28日摄)。曹杨新村是1951年始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2019年12月,曹杨新村成套改造项目启动。
↑两名商户在新疆和田市“团城”的鸽子巷下棋(2020年5月26日摄),过去这里的居民以出售鸽子等为生。历经4年改造,鸽子巷由曾经脏乱差的棚户区变身为古城的新名片。
↑这是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棚改安置小区青宜居社区新貌(2019年7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上世纪50年代,武钢建设者们在青山区搭起一处处工棚和简易住宅,这些房屋面积狭小,设施简陋老化。青宜居社区就是在这些棚户区原址上开发建造的大型社区之一,四万多居民搬进了楼房。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