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南共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2.9亿元 惠及330万城乡低保对象和50万特困人员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洪梦婷
2020年,全省共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2.9亿元,惠及330万城乡低保对象和50万特困人员。全省城市低保标准月人均不低于570元,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不低于4260元,分别增涨9.6%、10.4%……这是记者5月26日从省民政厅获悉的。日前,我省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2020年度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省份。
加强政策创制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加强兜底保障政策创制,出台有关贫困边缘人口社会救助、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监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完善信息共享核查机制等政策措施。2020年,全省35.3万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中,92%纳入低保、特困兜底保障;11.98万脱贫不稳定贫困人口中,8.79万人纳入民政兜底保障;21.5万贫困边缘人口中,3.5万人纳入民政兜底保障,编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坚持提标扩面 提升兜底保障水平
2020年,全省共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2.9亿元,惠及330万城乡低保对象和50万特困人员。全省城市低保标准月人均不低于570元,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不低于4260元,分别增涨9.6%、10.4%,全省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连续5年超过扶贫标准,稳定实现“两线合一”;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86元、178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完善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扩大兜底保障范围,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发放临时救助金1.8亿元,救助20万人次。及时启动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阶段性保障范围,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0.4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988万人次。
完善制度机制 提升救助精准化水平
低保、特困提标列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会同财政部门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编制财政预算。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着力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落实低保公开公示、定期核查、近亲属备案等制度,对28.5万低保经办人员及近亲属进行登记备案。2020年,全省共开展低保、住房保障等各类受委托核对810万人次,检出有效信息32.1万人次,兜底保障的精准度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全面提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