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聚力打造“黄河法治文化带”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郭甜甜
1月18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为推动河南黄河河务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共投入资金1.2亿元,聚焦“普法长廊集群、示范基地建设、法治文化作品”三大品牌,在700多公里的河南段打造了横贯8个省辖市的普法精品工程——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发挥了法治建设保驾护航黄河安澜的有力作用。
据省司法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将黄河文化、法治文化、红色文化有机融合,2018年省司法厅与河南黄河河务局共商共建,编制《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规划》,统筹防汛、环保、法治等功能,在黄河两岸打造集法治、文化、艺术为一体的“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
按照“一市一特色、一县一品牌”要求,与沿黄有关地方及部门共商规划、共建设施、共享成果,以河南黄河两岸防洪工程生态环境为基础,以黄河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安全、水环境安全为着眼点开展普法宣传,在沿河上堤路口、涵闸、大型非防洪工程等位置设立普法长廊、宣传牌、石刻碑林等,共建成普法长廊集聚群53处、法治文化示范基地29处、普法成果展览馆4个、“黄河工程与文化融合示范点”8个,设置普法标志牌2800余个,为人民群众提供学习法律知识、开展法治实践的重要场所,使法治元素成为黄河沿线一道别样的风景。
三年来,我省共清除违规建筑268万多平方米、阻水片林1015亩,清理砂石料281万立方,处置各类水事违法案件2512起,所有采砂和餐饮船只全部清理出河道,河道管理秩序步入规范,依法治河管河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黄河滩区迁建是划时代的重大民生工程,封丘县李庄镇滩区居民迁建采用“普法+”工作理念,用法治确保迁建过程公开公平公正,4万余名滩区居民顺利搬迁,未出现一例上访案事件。
特别是2019年11月,“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被评为第二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入选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如今,“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成为我省普法工作叫响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普法宣传要在守正、贵在创新、难在载体。下一步,省司法厅将继续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与河南黄河河务局主动谋划、创新形式,深入挖掘黄河沿线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将法治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区域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合,在黄河两岸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质量的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法治氛围浓厚的普法精品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治风景线”。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