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成色足 幸福指数节节高——我省群众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孔凡哲 焦飒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亮点令人振奋,让大家幸福满满、收获多多,对未来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过去一年,党和国家投入真金白银,不断提高百姓福祉,持续增进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政府工作报告充满了人民情怀,从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国家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只增不降,为群众办的实事越来越多,实事好事也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郑州市二七区市民刘建新说。
翻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张张民生成绩单,勾勒出我国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轨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就业数据让我很振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对于我们毕业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河南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生张楠说,“去年,我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学校不仅登记了我们毕业生意愿、专业、技能等特点,还推荐适合的岗位信息和就业指导,最终我在洛阳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古有“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的民生理想,今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生动现实图景。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去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政府报告提到的老旧小区改造让我深有感触。”郑州市顺河路的退休老人李鸣升说,“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小区从以往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干净整洁的模样,我们再也不担心下雨天路面积水、管道堵塞、污水倒灌,党和国家真是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语,极大地温暖了我们志愿者。”郑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工作人员田关心说,“近年来,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也希望政府能把志愿服务再规范起来,把有能力、有影响、有责任心的志愿者组织起来,更好地发挥志愿者力量,服务社会。”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一系列惠民利民的真招实举,一个个增进民生福祉的温暖话语,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描绘出了未来民生“新图景”,让河南广大群众倍感振奋,对未来信心十足。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