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台“中原农谷”建设方案 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事关粮食安全发展大局和农业高质量发展。4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省政府近日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为内核,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从更高水平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到202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种业创新平台
《方案》明确,到202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种业创新平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神农种业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或成为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产业化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打造小麦、玉米等优势作物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初步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种业、粮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1家全国十强种业企业并实现上市,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以上,培育3-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集群和全球粮食科技创新高地,“中原农谷”成为国家区域性农业创新核心力量,我省全球十强种业企业实现零突破,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以上,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
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总规划面积为1476平方千米
《方案》借助中原传统农耕文化“五谷丰登”之寓意,围绕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政策洼地,全力打造“五个谷”,即:“创新之谷、开放之谷、绿色之谷、智慧之谷、融合之谷”,重点突出“三个强化”,即: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区域布局、强化创新载体支撑。
“中原农谷”建设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牵引,构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区域发展空间,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总规划面积为1476平方千米。
其中,“一核”东至中州大道(101省道)、原阳县界,南起黄河北岸沿黄生态观光大道,西至获嘉县、武陟县界,北至新乡县界,共206平方千米。
“三区”是以延津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东区,新乡县、获嘉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西区,以原阳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南区,共1270平方千米。
五大重点任务助力“中原农谷”建设
《方案》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打造种业创新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塑要素聚集创新环境。
其中,在实施种业创新能力跃升工程方面。开展种子、种苗、种畜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应用基础研究、育种技术和模式创新攻关,实现关键技术和新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
在打造科技创新重大载体方面。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争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国际合作发展平台。
在大力发展数字智慧农业方面。实施新一代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全光网河南”全面升级,构建覆盖农村的高速光纤宽带网。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监测预警系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