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少年的你”河南高院召开少年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洪梦婷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自2021年以来,最高院新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密集发布实施,我省法院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青少年维权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是什么让我省法院少年审判硕果累累?
5月31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杜燕萍表示,为了夯实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的组织基础,力争做到“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我省法院于2021年4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法院少年法庭统一挂牌工作的通知》,强调各级法院要注重未成年人审判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要选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热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和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法官,负责审理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
在挂牌工作完成后,全省三级法院以独立建制或加挂牌子的方式设立少年法庭182个,基本实现了全省基层法院少年法庭全覆盖。
同时积极运用多种司法保护措施,充分保障未成年被害人权益。这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适用“职业禁止”。“也就是说,当审判时遇到犯罪分子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时,全省法院便通过采取‘职业禁止’这一刑罚辅助性措施,依法禁止性侵等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内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职业。”杜燕萍解释道,这样一来,便可在犯罪分子与未成年人之间筑起“隔离墙”,预防犯罪分子刑满释放后再次实施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
与成年人审判相比,未成年人审判涉及的问题更加复杂,不仅涉及未成年人本人,还要辐射到其身边的方方面面,并可能“链接”到诸多部门。
于是,全省法院便密切与其他职能部门联系,积极参与当地“一站式”工作平台建设,即在办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性侵害、暴力伤害未成年人案件时,使用符合未成年人认知特点的语言、方式,对未成年人取证工作原则上一次性完成,心理疏导、综合救助等保护工作一体进行,帮助未成年被害人尽快走出阴影,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
像这样的工作还有很多,杜燕萍表示,今后全省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审理好各类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失足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后,全国人大代表、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许湾乡李灵希望小学校长李灵表示,法官们为保障未成年人成长所采取的多项司法保护举措,体现了全省法院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李灵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的从业者,我多次参与到省法院发起的“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并聘请法官作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法官们结合青少年学生成长实际,围绕校园霸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应对和处理不法侵害等一个个鲜活真实案例,以案说法、以例释法,使全校师生、学生家长都对未成年人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些活动也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用法治的力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