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人”安春磊:匠心筑梦 擦亮“中国名片”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焦飒
时值八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8月20日,刚完成工作的安春磊又开始整理日常笔记,眼神专注且坚定。“无论机车怎么变,安全规范行车不能变。”安春磊说。
作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动车组司机,40岁的安春磊开过内燃机车、牵引过中欧班列、驾驶过动车组列车,其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时代。
“速度更快、路网更密、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提及铁路十年来的发展,安春磊感慨道。
从小听着火车汽笛声长大的安春磊出生在一个铁路“世家”。“父母和大伯都是铁路工作者。”安春磊说,“中国铁路是新时代的‘名片’,开火车是我儿时的梦想,也是毕生追求。”
2005年从部队退役后的安春磊进入郑州机务段工作。靠着一腔热情与不服输的干劲儿,他练就了一手绝活儿。
凭借连续6年无违章违纪和多次段技能大赛第一名的优异表现,安春磊于2013年7月18日成为中欧班列(郑州)的首发司机,跑出了万里之行的“第一棒”。
“刚开始驾驶中欧班列(郑州)时,一个月值乘一两趟,后来每周值乘四五趟。”安春磊笑道,“通过值乘次数的增多,我可以深切感知到‘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货物走出国门。”
中欧班列(郑州)的安全运行离不开安春磊的辛勤付出。他根据整理的笔记,总结提炼出了“柴油机停机处置五步骤”“内燃机车电路故障快速排除法”和“三盯一控两注意”调车工作法等,在全段范围内推广运用,成了中欧班列安全开行的“宝典”。
2017年,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增选动车组司机,安春磊决定自我突破,再学新技术。
考取动车组司机驾驶证后的安春磊依然勤学苦练,并在新岗位上崭露头角。2020年8月,安春磊接到人生中第二次首发任务,担当郑太高铁开通首趟值乘的司机。
今年,伴随着河南“米”字行铁路网最后一笔——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建成通车。有着前两次首发驾驶经验的安春磊被选入济郑高铁濮郑段联调联试小组,并担当济郑高铁濮郑段的首发司机。
“从驾驶内燃机车到驾驶和谐号,再到驾驶复兴号,从业十几年,我见证了火车车型的不断升级,列车速度越来越快,技术越来越先进。”安春磊说,“今后,我还要积极探索学习,继续逐梦‘中国名片’。”
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河南结束了没有高铁的历史,也成为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建设的第一笔。随后,一点(郑太高铁)、撇点(济郑高铁)、一横(徐兰高铁)、一竖(石武高铁)、一撇(郑渝高铁)、一捺(郑阜高铁)相继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落成。
“自此,河南实现了省内地市一小时‘高铁圈’,郑州也成为全国首个高铁枢纽。”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主任干清江说。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离不开交通先行。《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综合交通网规模达到30万公里以上。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全力推动“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河南段建设,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推动铁路、公路、水路等多方式协同发展,加强省际间、区域间衔接融合、联动发展,提升综合运输通道整体效率和通过能力。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