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新闻 > 正文
文化挖掘 科技还原 沉浸式体验成文旅产业发展新风向
时间:2022-08-25 09:15:29    来源: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

  品味古今辉映,感悟诗和远方。

  换上古装,在景区里跟着剧本体验一场“穿越之旅”,或是在360度的全息立体空间内感受人文生活,亦或是在剧本杀游戏中体验他人的“二次人生”……近年来,沉浸式体验成为旅产业新风口。

  通过全景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沉浸式体验打破了白天与夜晚、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使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当前,沉浸式文旅发展生机勃勃。那么,我省该如何把握文旅消费需求新趋势,用好新技术,推动沉浸式文旅产业迈向新高度?

  一场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入夜后,位于中牟县境内,郑开大道旁的电影小镇就成了沉浸式剧本的现场。长袍马褂、盘扣旗袍,老城街区、小镇集市,手工艺术、非遗文化……当剧本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就有了如今电影小镇的幻境。在这里,青砖灰瓦的老城风貌是真,太极街区里面的熙熙攘攘也是真,从推开小镇大门那一刻,游客便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

  “场景的打造和剧情的设定让我仿佛重回过去,亲眼见证老郑州百业兴隆的历史面貌,代入感很强。”8月21日,在体验了电影小镇的沉浸式玩法后,来自濮阳的游客彭妍感叹道。

  “我们从本土文化出发,以沉浸式表演、沉浸式体验、沉浸式游玩为主打亮点,为游客打造了一个中原沉浸式潮玩圣地。”电影小镇的项目负责人介绍,未来,电影小镇将以“文化+场景+消费”的形式打造郑州最具沉浸感的主题场景新消费场所。

  近年来,我省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发展,持续探索沉浸式业态,文旅产业迸发出新活力。除电影小镇外,洛阳的龙门石窟、中牟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封的万岁山、周口的关帝庙等景区纷纷推出沉浸式体验旅游,成为全省文旅市场的新亮点。

  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文旅文创融合项目,培育壮大沉浸式文旅、研学旅游、考古旅游等新业态。

  省文旅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的推动下,沉浸式旅游作为文旅新型消费的典型代表之一,正发挥着巨大的潜力。今年,我省文旅工作着力创新创造,在用好新技术、新模式下,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促进文旅经济发展。

  沉浸式体验不能“浅尝辄止”

  沉浸式文旅成为行业“新宠”,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带来更多机遇。但沉浸式理念快速升温的背后,也存在产品品质不高或同质化、游客体验感较差等问题。

  “有些地方过于注重科技手段,刚接触时会觉得很炫酷,但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郑州市民张亚飞曾参与过某景区的沉浸式体验项目,然而并不满意。“说是沉浸式,其实就是一些舞台效果,既没有互动,也没有内涵,让人很难有沉浸式的感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沉浸式旅游为文旅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潜力。但一些景区推出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和活动只流于形式,过于依赖技术,一味追求炫酷的舞台效果,忽视了情节内容,最终沦为空洞的“技术秀”,让沉浸式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噱头。

  “现在,一些沉浸式体验项目并没有结合当地及景区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而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游客个性化和品质化的需求。”河南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王志领说,除此之外,科技元素的“喧宾夺主”、沉浸元素的“时空限制”、产品元素的“参差不齐”等都是制约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的瓶颈与问题。

  多元互动 让文化“触手可及”

  沉浸式体验与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为我省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伴随着沉浸式理念在文旅产业链条上的不断延展,如何推动沉浸式文旅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当前重要课题。

  “过去,旅游业是拼资源、拼景色、拼实力,如今则是靠创意、靠内容。”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肖建勇说,文化魅力已随着时代发展深入人心,沉浸式文旅要发展,关键看文化,“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沉浸式项目的打造上更应该立足我省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彰显中原文化的精品IP。”

  同时,通过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娱乐、沉浸式影视等领域合作发力,让各地的特色资源通过文化的挖掘和运营得以彰显,为文旅发展营造更广阔的空间。

  沉浸式体验为文旅产业开辟出新的发展路径,而科技更是为文旅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只有推进科技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才能让沉浸式文旅走得更远。

  对此,王志领建议,要注重运用新技术发掘和弘扬中原文化,如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术,不断丰富虚拟体验,把各地及景区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新技术、新形式、新要素结合起来,打造全景区、全场景、全过程的多元互动式沉浸体验,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以文化为核心,用科技来还原。如今,我省旅游价值正由资源价值时代向文化体验价值时代转变和升级,通过沉浸式项目打造,让游客耳濡目染感受古今文明的交融碰撞,将文化变成可感可知可共情的文旅体验。

  “我们要培育更多类似沉浸式的文旅产业新业态,拉长文旅消费链条,不断开辟‘文旅+’模式新的发展空间,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需求。”肖建勇说。

编辑:李艺凡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0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