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新闻 > 正文
外来物种来者不“善” 需从源头预防
时间:2022-08-29 11:17:04    来源: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

  近日,河南汝州抽干城市中央公园内的云禅湖水抓捕水中“怪鱼”,现场直播引发大量网友关注。随后,湖中“怪鱼”经确认是两条鳄雀鳝,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外来入侵物种。8月27日,汝州湖中2条鳄雀鳝被捕获,已做无害化处理。

  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为了抓条“观赏鱼”“宠物鱼”,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把湖水抽干,值得吗?

  对此,郑州师范学院生物学教授李长看表示,鳄雀鳝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战斗力极强,一般的淡水动物都不是它的对手。

  除河南汝州外,近一个月内,北京、湖南、广西、山东多地先后报告发现鳄雀鳝。此外,江苏靖江市、青海西宁市、云南昆明市也在近期报告抓获鳄雀鳝。记者梳理多地发现“怪鱼”鳄雀鳝的新闻了解到,鳄雀鳝多分布在小区公园等地,曾有孩子及鱼类被咬伤。

  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要求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为此,今年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印发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对10种主要外来水生生物进行全国性普查,其中就包含了鳄雀鳝。

  “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本地生态系统,影响是多方面的。”李长看说,“如果几条鳄雀鳝同时进入区域水体,一旦满足繁殖条件,势必给其他生物带来威胁,破坏食物链,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般来说,外来物种入侵有三种途径,一是自然进入,比如借由风、水流或昆虫、鸟类传播;二是有意引进,往往是出于观赏、药用、生物防治等目的引种,有的甚至是偷偷引进;三是无意引进,随着进出口贸易运输或入境旅客无意间引入。

  “外来物种无论哪种方式的入侵,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对‘偷渡’外来物种这一违法行为,更要依法打击。”李长看说,“我们应做好源头的预防,让外来物种无处可逃。”

  8月28日,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以“鳄雀鳝”为关键词搜索,很少看到鳄雀鳝活体销售信息,但是记者将关键词改为“雀鳝”“福鳄”,则出现很多活体出售信息,售价在18元—300元不等。不少商家还特别提醒,此为“大型凶猛鱼种”“只供家养,禁止放生”等。

  河南益仟律师事务所律师朱胜军表示,未经批准不要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事关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一直以来,郑州海关始终坚守职责把好国门,切实防范安全准入风险,严打非法寄递、携带动植物及其产品入境行为,严防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守护国家生态安全。

  据统计,2021年以来,郑州海关在邮递、旅检、快件等渠道共查获各类检疫物187批、374.25公斤,查获物包括活体昆虫、蝴蝶标本、生物切片、整猪、燕窝等,从中检出有害生物36批次29种,有效维护了国门生物安全。

  “我们在加强口岸监测普查的同时,持续加大口岸防控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效堵截外来物种非法入境渠道。”郑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在日常监管中,郑州海关严格落实口岸一线现场防控,利用大数据强化风险分析研判,开展梳理分析比对,建立高风险清单,划分邮路、航线风险等级,对特殊季节特殊包装邮件、特殊表现旅客重点关注,实现精准打击。

  同时,充分发挥“CT机+X光机”监管设备作用,对进境邮、快件实施100%机检,上线动植物风险源CT设备“智能审图”算法,实现对寄递包裹中肉类制品、燕窝、海参等动植物类检疫风险源的智能拦截,并对进出境包裹中疫苗等特殊物品进行实时监测,严查夹藏夹带。

编辑:王丽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0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