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商丘: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 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
9月30日下午,在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发布会商丘专场上,记者了解到,十年来,商丘生产总值在2012年1503.9亿元基础上,连续实现2000亿元、3000亿元的新跨越,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深化改革创新 活力动能持续激发
十年来,商丘坚持用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破坚冰激活力,“放管服效”改革纵深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受审分离”,率先出台《商丘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致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商丘市委书记李国胜说,去年9月份以来,商丘先后与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签署合作协议,与中国人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达成校地合作协议,致力建设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教育强市。
目前,商丘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居全省第3位;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13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6家,均居全省第1位。
推进融合发展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十年来,商丘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是全国29个粮食产量超百亿斤的地级市之一。
“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64.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李国胜说。
同时,大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一户一幅画、一村一风景、一乡一特色、一县一品牌”。
围绕“一中心两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区”“一核两翼三区四维”发展定位,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
实施“美好城市”工程,高标准推进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现代化城市管理,高质量打造宜学、宜业、宜游、宜居“四宜”城市品质,高起点塑造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城市风貌,致力打造智慧美好现代品质之城,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抢抓战略机遇 区位优势持续彰显
十年来,商丘编制了全国第一部地级市枢纽经济规划,抢抓被国家发改委定位为“十四五”首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枢纽能级提升、物流提质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培育等三大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今年上半年,全市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均稳居全省第2位,快递业务收入跻身全国城市50强。
“我们向西主动对接郑州都市圈,与郑州航空港区、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深化合作,共同建设商丘国际陆港和“一带一路”商丘基地中心,商郑欧班列开通运行,两家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量运营。”李国胜说,今年1至8月份,全国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排名中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位列第10位,其中出口排名全国第4位。
向东积极融入长三角,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在全市形成3个千亿级、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每个县(市、区)都培育了1-2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