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周口: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的地位更加稳固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郭甜甜
10月9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发布会周口专场,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周口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十年来,周口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生产总值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临港新城 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清晰
发布会上,周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吉建军介绍,周口因水而生,因港而兴,内河航运是周口最大的特色资源。目前,周口已成为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
十年来,周口市航运企业发展到20余家、货运船舶2192艘、从业人员2万多人,周口港发展成为全省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12年的415万吨跃升至2021年的2915万吨,增长了7倍多,今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已达2504万吨,同比增长21.4%,占全省总量近八成。
今天的周口,海上丝绸之路河南新起点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全省的枢纽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河南及周边区域特别是山陕蒙等地区重载货物和大宗货物的出口聚集地、进口集散地。
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的地位更加稳固
“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937.2万亩,尤其是在郸城县、商水县集中连片打造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全省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了样板、作出了示范。”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说,目前周口已经与河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以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十年来,周口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以商水县为代表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937.2万亩。常年粮食产量180亿斤以上,稳居全省第一位,今年夏粮总产111.3亿斤、亩产1009斤,均再创历史新高。
目前,周口市已自主培育小麦品种30个,其中小麦骨干新种质资源——周8425B,被全国12个省市196家育种单位应用,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近600个,形成了国内知名的“周麦”品牌,周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8亿多亩,新增产量500多亿公斤。
“道德名城 魅力周口”的名片更响亮
周口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岳文华说,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立足文化禀赋和旅游资源,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围绕释放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服务体系。
现在,周口有不可移动文物3880多处,淮阳太昊陵庙、鹿邑太清宫遗址、周口关帝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时庄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各类博物馆23家,馆藏珍贵文物2万多件(套);越调、太昊伏羲祭典、西华逍遥胡辣汤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52个,市级非遗项目172个。
“羲皇故都、老子故里、杂技之乡、周口荷花”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不断深入人心,文旅文创正成为带动周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