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许金瑞 通讯员 李晓帆
走进校园,一股和谐、温馨、浓郁、幽雅的育人之风扑面而来。这里道路整洁、绿草成茵、花香四季,迈步其间如在画中……
这里就是郑州市上街实验初中。该校始建于1986年,位于上街区登封路106号,是一所全封闭的寄宿式初级中学,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环境良好。该校现有138名教职工,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在这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该校借助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形态构建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各类理论培训和实地指导,确立该校的道德课堂形态为“生本课堂”;“三三四四”为该校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四多两少一转变”为该校的课堂实施策略。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展示分享,新课改的理念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该校以严格的管理、优良的校风、优异的成绩著称周边,收获了多方的赞誉和众多荣誉。先后荣获“郑州市最美校园”“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卓越家长学校”等称号。
优美的校园环境 先进的教学设施
该校教学环境优良、设施齐全,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厅、智能录播室、少年宫、标准塑胶操场及多媒体教学系统。标准化实验楼能同时满足两个班进行物理、化学、生物专项演示实验及操作实验,上街区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连年在此进行。三栋学生公寓楼宽敞明亮,宿舍内均安装有空调、储物柜;学生餐厅饭菜丰富多样、安全卫生,并为回族学生配有专用的回民窗口、操作间、专用碗筷、洗碗池和消毒柜。
近年来,该校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美化了校园环境,改善了教育教学设施,促进了学校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进程,提高了办学品位。该校拥有上街区首个政府全额投资的智慧教室,安装有大屏幕交互式教学一体机,实践最前沿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在博雅楼上建有上街区首家创客空间,内设三个功能室:一个教育部授牌的河南省首家3D打印创新实验室;一个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一个翻转电脑室。在这里,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将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立足传统教育 放眼国际视野
2015年,该校以“承华夏传统 展国际视野 育创新人才”为办学理念,翻开了上街实验初中的新篇章。
该校实施了“读书311工程”、校园美育工程、书法进校园工程、互联网+信息化提升工程等,既有对华夏优秀传统的传承,也有与国际接轨的举措。2016年秋季,该校吸引社会力量,把书法教学引进课堂,把优秀文化送进校园,师生足不出校就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上街区举办的“中国梦·骏怡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中,该校有十多名学生分获硬笔组和毛笔组一、二、三等奖。
2016年暑假进驻到该校的“世界青年价值协会”,他们是一支优秀的留学生团队。在该校期间,他们采用美国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新的上课体验,让学生接受最前沿的思想、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世界青年价值协会与郑州市上街实验初中长期协作,将该校确立为“中国梦万里行暑期助学”河南基地,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每周末借助网络,美国学生或中国留学生与该校学生真人一对一进行网络口语交流学习,为该校学生学习英语、了解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
该校还将在今年秋季引进“双线英语和双师课堂”,搭载“互联网+教育”的列车,运用最新的互联网直播技术,将北美真人外教接入英语课堂。
强大的名师队伍 雄厚的师资力量
该校成立有名师工作室与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的16名成员理念先进、经验丰富、业务精良、师德高尚、执教风格独特、教学成效显著、是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中的优秀骨干。
2017年的“第十七届中国班主任大会”上,该校名班主任工作室有6位教师的论文与教育案例被大会评为一等奖;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瑞仙老师被评为“全国百佳班主任”。2018年的第十二届全国名师论坛中,该校名师工作室被评为“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同时荣获“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成果”一等奖,工作室主持人李卿老师荣获“全国名师工作室优秀主持人”称号,贾静老师参赛的优质课被大会论坛评为一等奖;名班主任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先进名班主任工作室”,荣获“全国名班主任工作室发展建设成果”一等奖,张瑞仙老师被评为“全国名班主任工作室优秀主持人”。
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成功开展“青蓝工程”,名师和名班主任以老带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对全体老师的带动引领,实现全员提升,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还有一支雄厚的力量。这其中,既有徐东莉、方雪琴、吴秋红等20多位省、市级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还有上街区首届名班主任孙瑞娥,第九届职工技能大赛“上街区技术能手”张志慧,“上街区技术状元”、上街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杰,“上街最美女性”王晗等优秀教师。他们敬业爱生,乐于奉献,扎根在这片沃土,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莘莘学子奉献着青春和智慧。
重视开发校本课程 打造精品特色教育
新课程改革以来,该校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该校充分挖掘整合教育资源,调动教师开发创新地方课程的积极性,推进学校教育品质化、特色化发展。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该校校本课程结构体系化、活动规范化、评价科学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校立足校本,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花样繁多的社团活动如火如荼,目前开设各级各类社团50多个。其中,花样跳绳、足球、篮球已被确定为学校的体育特色活动项目。2017年,该校也被国家体育总局确立为“全国跳绳强心计划基地”,2018年被教育部确立为第三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该校的足球队自2015年秋季组队以来,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足球班级对抗赛,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2017年1月郑州市“市长杯”足球联赛中,荣获第五名。该校还组建有男、女篮球队,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班级对抗赛。在上街区组织的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男、女球队一直蝉联冠军。2016年11月,该校被命名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2017年5月,该校机器人工作室参加第十七届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得三等奖。在2017年2月举行的第38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中,该校的头脑奥林匹克项目获得三等奖。今年3月11日,该校再次派出选手出征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这些活动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拥有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2018年春季,该校引进“语文主题学习”。以新课程标准为纲,采用单元整合的方式,配合丛书,以1+X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海量阅读,拓宽学生视野,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从入口看出口,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体“实中人”的心血和汗水,展示了该校师生的实力和风采。该校将继续坚持“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新进步”的宗旨,牢记“责任、自信、服务”的校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把该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从丰硕成果里,我们看到了郑州市上街实验初中的未来。面对“十三五”教育改革大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校全体师生将以海的心胸、山的信念,高瞻远瞩,和谐共进,必将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