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经济网讯】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刁敬先 通讯员 马基随)几年前,工业基础弱是商丘市发展的符号。几年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要道通瞿八方,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如雨后春笋,一个个产业园区锦绣绽放;“华商之都”、“中国冷谷”、 “中国钢卷尺城”、“中国煤化工基地”、“中国超硬材料生产基地”等一系列响亮的名字叫响全国。
近几年,商丘市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致力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春风化蝶般完成了由传统农区向新型工业城市的蜕变。
承接——抓住产业转移发展机遇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
商丘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抢抓产业转移历史机遇,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大招商活动。招商引资是“天字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全民招商”等一时成为商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词汇。领导带头招商、市县乡三级联动招商、千名干部离岗招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全国重点招商区域一时遍布商丘招商人员身影。
柘城县一位乡党委书记在辽宁省辽阳市参加招商会时,挤旅馆、吃泡面、以情招商、以诚动人,引来一个台资项目,一时成为佳话。
2008年,商丘市在大招商阶段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500多个,投资总额 1100多亿元;引进了投资45亿元的国电民权电厂、投资28亿元的永城煤化工50万吨甲醇等一批大项目,实现了落后农区引进工业大项目的突破,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经济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
招商,如春风化雨,打开禁锢多年的思想闸门。
转变——由“大招商”到“招大商”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如何解决“大招商”阶段招商项目遍地开花、招商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2008年,商丘市委、市政府开展“换脑子、挖根子、变法子、装轮子、闯路子”解放思想活动,提出招商工作由“大招商”向“招大商”战略转变。
盯大项目。“招大引强”是商丘“招大商”工作的成功经验。商丘市把招商目标锁定在国内外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方面,一企一策,取得了丰硕成效。中国建筑、中国铝业、中国建材、中农集团、中国重汽等一批央企先后投资商丘;富士康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巴西淡水河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和行业协会加强了与商丘的战略合作;睢阳区醇醚化工、开发区碳纤维、夏邑永安纺织、民权香雪海电器、民权万宝电器等一批批投资十几亿、几十亿的大项目陆续建成。仅煤化工产业,通过“招大商”先后建设了5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20万吨乙二醇、40万吨醋酸、12万吨醇醚等重大项目,商丘由此成为全国重要的七大煤化工产业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