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首页      河南   滚动   社会   民生      国内   专题   快讯   评论      财经   文化   教育      娱乐   体育      旅游   时尚   艺术   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新闻 > 正文
茹振钢:要在杂交小麦上抢得先机
时间:2015-06-18 08:24:53    来源: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中原经济网或许你不知道,如今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播种面积占到了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十分之一的“百农矮抗58”,而培育这个小麦品种的就是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副院长、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

  2013年12月,“百农矮抗58”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该奖设立30年来河南高校“零”的突破。今年4月28日,茹振钢继获得“全国第五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之后,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小麦种子是我的命根子,我一天也离不开她。”今年57岁的茹振钢说,育出好种子,让农民丰衣足食,是他毕生所求。

  受农民欢迎的“粮财神”

  中等个子,黝黑的面孔,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身上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就是茹振钢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981年,刚从河南省农业学校毕业的茹振钢被分配到了百泉农专(河南科技学院前身),被著名农业科学家黄光正教授拉进育种行业。

  此后,在黄光正的影响和带领下,茹振钢下定决心要和小麦朝夕相处,育出好种子,让老百姓丰衣足食。

  为了让老百姓多打粮,他开始研究晚播早熟的小麦品种。经历5年的育种试验,1994年,茹振钢成功育成棉区晚播早熟品种“百农62”,在不影响棉花种植的前提下,实现了小麦和棉花的间种,使棉农每亩地多收小麦700斤。

  1996年,茹振钢在农田观察和农民交流时发现,倒伏是影响小麦收成的最大威胁。“眼见要收获的麦子,一阵大风吹倒一半,快到手的粮食减产四五成,真心疼。”茹振钢颇为感触地说。为了减少农民损失,提高小麦收成,他开始研究培育抗倒伏品种。

  经过10年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2005年茹振钢成功培育出“百农矮抗58”,不仅使每亩小麦产量增长到1200斤,还具有抗倒伏、抗冻、抗病和耐旱等优点。“百农矮抗58”迅速在黄淮海麦区推广开来,截至2014年夏收,已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6亿亩,增产小麦107.1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200多亿元,不仅成为河南实现小麦连年高产稳产的主力品种,也是国家小麦生产的支柱品种,被誉为“黄淮第一麦”。

  30多年来,除了“百农62”“百农矮抗58”,茹振钢还相继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4”“百农160”等小麦品种,为促进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人们亲切地将他称为“粮财神”。

  技术创新来自农民兄弟

  茹振钢从事小麦育种30多年来,走遍了全国大部分麦区。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请乡亲们给自己育的种子“挑挑刺”。

  茹振钢说,在培育“百农矮抗58”过程中,每项技术创新的灵感,都来自于农民兄弟。

分享到:
编辑: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1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高铁军